摘要:作家张爱玲那句"若生儿育女注定要继承贫寒,不生育反倒是积德行善",如今成了不少家庭的"人生信条"。有些父母自己活得吃力,既没攒下家底,也帮孩子铺不了好路。他们大半辈子在底层讨生活,面朝黄土背朝天,今天打零工明天流水线,活得像盏快熬干的油灯。夫妻间不是拌嘴吵架,
多数父母都巴望着孩子早点成家,可除了催婚,具体能帮上啥忙?
很多人就犯迷糊了。有些家长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置办房产车子,觉得这是结婚的硬通货。可您瞅瞅现在,哪家没个两三套房?
满大街跑的都是代步车,这些早就不稀罕了。真正卡住孩子婚事的,往往是父母这些事儿——
01
明里暗里支持孩子单身
作家张爱玲那句"若生儿育女注定要继承贫寒,不生育反倒是积德行善",如今成了不少家庭的"人生信条"。有些父母自己活得吃力,既没攒下家底,也帮孩子铺不了好路。他们大半辈子在底层讨生活,面朝黄土背朝天,今天打零工明天流水线,活得像盏快熬干的油灯。夫妻间不是拌嘴吵架,就是早已分道扬镳。
这些父母总拿亲身经历当教材:"结婚就是跳火坑,生孩子就是代代受穷的怪圈!"这话乍听是替孩子着想,可细琢磨就变味了:年轻时怕吃拼搏的苦,到老来准得尝尽孤独的苦。三十岁不婚不育当月光族,日子确实潇洒;六十岁有退休金傍身,表面看着安稳。可真等爬不动床那天,请保姆的钱从哪来?养老院里别人家儿女围坐探病,自己孤零零对着四面墙,这光景……
老祖宗早说过,先苦后甜才是正道。父母要是光顾着自己享清闲,撺掇孩子不婚不育,这和自私自利有啥两样?等您躺在病床上需要端茶送水,孩子却形单影只无人照应,这笔账怎么算都是亏的啊!错误的婚恋观念,真能把孩子一辈子都坑进泥潭里。
02
张嘴就要儿女养老
湖南卫视曾播过个揪心事儿:方宝琴嫁了个本分人何庆林,婆家穷得叮当响,她倒没嫌弃。谁料生孩子坐月子那会儿,婆婆见她吃了十二个南瓜,当场就炸了:"这败家媳妇,吃起东西跟猪抢食似的!"公公更损,怕儿媳跑路,天天在院门口撒图钉扎车胎。丈夫呢?叉着腰来句:"我爸妈永远是对的!"最后还是娘家人帮忙,方宝琴才逃出这个火坑。
说穿了,这种家庭就是"心穷"——光知道算计眼前仨瓜俩枣,压根不往长远想。您要摊上这种亲家,半夜都得吓醒!小两口本来要养四个老人,万一再碰上隔代长辈要照顾,这压力能把人压成相片!现在年轻人谈恋爱,要是对方一开腔就是:"你得管我一辈子,还得伺候我爸妈",不撒丫子跑才见了鬼!
最要命的是有些老人,自己养老金不攒,就等着啃小。这种指望,哪个年轻人敢接招?结婚是过自己的小日子,又不是领养一大家子拖油瓶!
03
啥事都要插一脚
某档情感调解节目里,有个叫张苗苗的姑娘,三次恋爱都被亲妈搅和散了。这位妈妈挑女婿的火眼金睛堪称一绝:"第一个戴眼镜,怕隔代遗传!第二个当老师有套学区房,可他家里乱得像猪窝!第三个倒是本地人,结果是个妈宝男!"苗苗抹着眼泪哀求:"妈,您高抬贵手成不成?"
这母女俩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人?照这标准找对象,怕是要单身到地老天荒!谈恋爱当然要有底线,可要是拿放大镜挑毛病,好小伙都得被吓跑。过日子得抓主要矛盾,两口子边过边磨合才是正经路子。
就像罗素说的:"爱情像野花野草,自由自在才长得旺。当成作业来交差,早晚得蔫巴。"人这辈子能碰见几个看对眼的?父母要是把这几个有缘人都挡在门外,孩子不孤独终老才见了鬼!
给天下父母三句实在话:
孩子成年前,得把正确的婚恋观种进心坎里。就像盖房打地基,观念歪了,楼再高也得塌。别整那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歪理,得让孩子明白:婚姻不是救命稻草,是锦上添花。
孩子谈朋友时,当参谋别当指挥官。人家小两口拌嘴,您别急着站队;选对象看条件,您别拿放大镜挑刺。可以提醒"这小伙子花钱大手大脚",但别说"必须分手"。记住,主角永远是孩子,您顶多是军师。
孩子成家后,该撤退时就撤退。养老钱得自己攒足,别整天念叨"养儿防老"。您把老年生活过精彩了,孩子才能轻装上阵。就像放风筝,线拽得太紧,风筝早晚得栽跟头。
作者:小红花情感。
关注我的文字,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