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阅读: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能级。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队伍,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供需双方高效精准对接,实现“科技端”与“市场端”高效协同,加速技
核心阅读: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能级。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队伍,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促成供需双方高效精准对接,实现“科技端”与“市场端”高效协同,加速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深度融合,实现供需双方互利共赢。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撑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需求实现珠联璧合。2024年,全市登记技术合同253项,合同成交额达21.6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到玉溪考察交流,联合开展科技项目92项,有效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生成应用。
技术人员指导实施微生物农法。
眼下,红塔区玉带街道黄官社区肖家边村玫瑰小王子基地试验示范地块内的食用玫瑰经过一个多月的微生物“滋养”,花朵更显肥硕、花色更加艳丽、花香更为浓郁。
基地负责人高鹿梅介绍,通过玉溪市技术市场线上交易平台牵线搭桥,玫瑰小王子基地与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精准对接,将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让玫瑰变得更加浓艳芬芳。
解析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可以看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聚焦企业科技创新和培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求,推动规范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构建供需高效协作机制,是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关键。
良方落地,助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高鹿梅介绍,她家2000年在黄官社区肖家边村租了10亩地种植墨红食用玫瑰。如今,基地已发展到70余亩,形成集食用玫瑰种植、烘干冻干加工、鲜花饼和护肤品生产、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技术人员在试验示范地块进行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作业示范。
走进玫瑰小王子基地,虽然阳光下的玫瑰花绚丽沁香,但植株上的叶片卷曲发白。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银摘下一片叶子,指着叶片背面的白斑介绍,由于长期种植单一品种,加之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土壤板结和盐化,玫瑰色泽变淡,丝质感退化,品质下降,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呈多发态势。
金银介绍,针对基地存在的问题,通过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采用微生物菌剂颗粒作为底肥,植物生长促进剂作为灌根肥,实现土壤改良、生根壮苗、提效增产。采用植物生长促进剂作为叶面肥,实现病虫害防控,有效提升作物免疫力。综合施策,构建食用玫瑰微生物生态系统,实现玫瑰基地种植提质增效。
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琦斐介绍,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菌、酶自主扩繁和产业化生产,构建起集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生物科技创新链,服务种植企业绿色生态发展。
企业研发的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21种对人体无害,对农作物有益的“邦复一号菌”,可有效抑制多种有害细菌,防止多种病虫害发生。所释放的蛋白酶、纤维素酶、发酵酶等,能促进秸秆等田间废弃物分解产生葡萄糖和可溶性氮、磷、钾,增加土壤有机质。同时,产生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又促进了有益微生物生长。由此形成的闭环微生物农法,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强通透性、保水性,防止土壤板结、硬化、盐化、酸化具有积极作用。企业正是基于微生物农法原理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助力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目前,企业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已在我市的花卉、小香葱、番茄、草莓、蓝莓、芦荟等多个品种种植中得到推广应用,对于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构建绿色生态高原农业生态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良方见效,强化全过程服务
在玫瑰小王子基地试验示范地块内,玫瑰枝繁叶茂、花艳浓香,花农正在采摘头水玫瑰。金银打开手机,调出一系列试验示范数据,介绍企业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1.2亩食用玫瑰试验示范地块,一次性施用微生物菌剂颗粒底肥500公斤,分36次施用植物生长促进剂灌根肥和12升植物生长促进剂叶面肥,预计亩均年投入4600元。
经过一个月时间,比对试验示范地块和非试验示范地块玫瑰生长情况,植株花朵生长数量平均增长22.95%,头水花每朵平均增重1.5克,亩均产量增长40.46%。试验示范地块土壤经过改良后,透气性、保水性增强,促进植株生根壮苗,玫瑰花增色、增艳、增香。植株免疫力提升后,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土壤取样分析。
在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的加持下,玫瑰小王子基地试验示范地块玫瑰预计亩均年增收约3万元,亩均年减少化肥农药用量40%。
金银介绍,为确保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顺利推进,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基地进行土壤取样和植株生长情况分析,在找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共同协商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通过加强微生物农法技术实施现场指导,试验示范数据采集分析,不断优化技术实施,全面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服务。
供需对接,实现成果转化落地
一方是亟待破解食用玫瑰种植提质增效瓶颈的玫瑰小王子基地,一方是拥有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良方的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方是如何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精确对接,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高鹿梅介绍,经过朋友推荐,在玉溪市技术市场线上交易平台上看到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通过平台牵线搭桥进行供需对接,实现成果转化落地。待1.2亩食用玫瑰试验示范项目结束后,将在70余亩种植基地内全面实施。
解析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可以看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玉溪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能级,培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关键在于发挥市场驱动作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冯琦斐认为,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成功落地玫瑰小王子基地并快速见效,关键在于企业紧扣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实施科技创新,立足破解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促成供需双方高效精准对接,实现“科技端”与“市场端”高效协同,加速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深度融合。
金银认为,总结玫瑰小王子基地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可以看到,通过加强供需双方沟通协调,达成科技成果转化解决方案,共同配置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充分展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才能有效消除科技机构“技术语言”与企业“产业语言”的障碍,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陪伴式服务,不断改进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果应用成本和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提升科技服务机构品牌影响力,实现供需双方互利共赢。
转化有道,创新成果、创新需求珠联璧合
促成玫瑰小王子基地的玫瑰种植和产品加工产业链与云南邦复晟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科技创新链精准对接,实现微生物农法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是玉溪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队伍,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缩影。
玉溪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仲薇薇介绍,继建成玉溪市技术市场线上交易平台后,玉溪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于4月9日正式上线。这一具备需求成果发布展示、通知政策红利直达、供需对接智能匹配、科技模块精准服务的“指尖上的创新生态”平台,实现了科技需求、科研成果、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的精准对接和碰撞。
同时,包括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星创天地、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以及158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41户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
全市累计培养初级技术经纪人187人、中级技术经纪人7人,选派云南省科技副总14人、科技特派员459人、科技特派团8个。通过积极培养“科技红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主管部门持续引导企业强化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开展企校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持续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省级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产值奖补、科技创新券等优惠政策落地,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金融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撑下,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创新需求实现珠联璧合。2024年,全市登记技术合同253项,合同成交额达21.6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国内外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名专家到玉溪考察交流,联合开展科技项目92项,有效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生成应用。(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雯霖)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