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已至,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野生菌、大白花等山珍陆续上市,成为不少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误食有毒野生菌、中药材或饮用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而引发中毒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立夏已至,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野生菌、大白花等山珍陆续上市,成为不少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误食有毒野生菌、中药材或饮用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而引发中毒的风险也随之上升,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按照市、区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统一部署,近期,五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全面启动食物中毒防控预警工作,织密防控网络,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氛围
五华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一是向社区发放“野生菌、大白花、散装白酒、中药材”等主题宣传海报1000套,并在农贸市场、商业街区、居民小区、便民服务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张贴,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是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组织街道、社区、物业等单位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转发《五华区野生菌、大白花中毒防控预警公告》,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传播时效性。
三是将野生菌等中毒防控纳入“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重点督导内容,将纸质版预警材料送至辖区企业、学校、餐饮单位等包保主体,做到宣传到户、责任到人,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精准分类施策 深入群众生活
针对不同群体特点,五华区采取差异化宣传策略,力求防控知识深入人心:
一是识菌辨毒,宣传先行。通过张贴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帮助群众识别常见食用菌与毒菌的区别,提高辨别能力,从源头上杜绝误采误食行为。
二是入户宣讲,送知到家。聚焦“家庭掌勺人”和“餐饮经营主”两大关键人群,开展面对面宣传指导,提醒不随意采摘、不盲目食用野生菌,倡导从正规渠道购买,掌握科学烹饪方法,避免因加工不当引发中毒风险。同时,强调集体用餐场所要严格落实报备制度,严禁使用野生菌和中药材作为食材。
三是畅通渠道,应对有力。在宣传中同步普及应急处置知识,提醒公众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等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如饮用肥皂水催吐),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前往医疗机构救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后果。
五华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过程监督和结果运用,将防控工作纳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内容,推动属地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各街道、社区严格按照“严查细排、及时整改、闭环管理”原则,发现问题敢于曝光、及时纠正,确保防控工作不走过场。同时,明确考核机制,在3%的问题发现率范围内,确保实现100%整改到位,切实提升防控实效。
此次宣传活动不仅提升了辖区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也进一步增强了全民健康饮食意识,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深入人心。
来源:秀拥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