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是这位打铁匠出身的八路军战士投掷手榴弹的本事,。那真是令人叫绝:他可以把手榴弹精准投掷到70米开外的敌军枪炮阵地,还曾把手榴弹奋力投进敌碉堡射击孔,把鬼子直接炸上了西天。
近日,央视电影频道接连在黄金时间播放了由高力强执导的抗日战争题材故事影片《神勇投弹手》和《神勇投弹手2》。
片中,由演员答有为饰演的八路军战士陈傻子(陈大个、大陈),英勇杀敌,不怕牺牲,勇救战友,通过战场的生死历练,成长为一个活生生的抗日英雄。
尤其是这位打铁匠出身的八路军战士投掷手榴弹的本事,。那真是令人叫绝:他可以把手榴弹精准投掷到70米开外的敌军枪炮阵地,还曾把手榴弹奋力投进敌碉堡射击孔,把鬼子直接炸上了西天。
查阅史料可证,影片的故事这并非“抗日神剧”。当年在抗日战场,我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确实有许多神勇投弹手,在八路军120师则被称为“贺龙投弹手”。
这部电影是根据军旅作家裴志海的中篇小说《勇士》改编的。
从故事内容来看,作家和电影编导应该是参照了诸多八路军投弹英雄的原型,进而塑造了神勇投弹手陈傻子的艺术形象。
(剧照)
《神勇投弹手》曾荣获第十三届电影百合奖优秀导演奖、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和电影频道2012--2014年两度收视冠军等荣誉。
电影《神勇投弹手》中的陈傻子,与真实抗日英雄“神投手”秦二柱的事迹很相似。
秦二柱是八路军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七分区36区队战士。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装备也很简陋,但官兵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绰号“神投手”的战士秦二柱。秦二柱是个地道的山东汉子。他从小就爱玩甩石子,在村里的石子投准比赛上总是数一数二。入伍后,他把这门功夫用在了投掷手榴弹上,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手榴弹杀敌本领。
有当年的老战友回忆说:“秦二柱那小子,站在百米附近就能把手榴弹扔进鬼子炮楼的射击孔里,准得简直不像话!”
正是凭借着秦二柱这样的勇敢战士,36区队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曾连续拔除了两个坚固的日伪军据点,鼓舞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抗战时期,有一个15岁的农村少年彭玉生,在1940年参加八路军部队投身抗日战场。
第一次参加战斗时,身高力壮的彭玉生却不会开枪。连长问他会不会扔手榴弹,他回答“我会扔石头子,放羊时圈羊一扔一个准”。连长于是让他扔颗手榴弹试试。
当时鬼子兵阵地在60米开外,一些老兵都没法将手榴弹扔到那个位置。彭玉生按照连长的命令,向着敌军随手扔出一个手榴弹,结果正中日军阵地,
连长见状大喜,命令他连续投弹。
彭玉生二十分钟内就扔出了两箱手榴弹,炸的敌人鬼哭狼嚎,尸体横陈。
此后彭玉生在战斗中,做起了专门的投弹手。每次参加战斗,他扔的手榴弹都远准狠。很快赢得了“手榴弹之王”美誉。
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多靠近战、夜战,而手榴弹是最趁手的杀敌利器。当时部队的手榴弹各式各样都有,最多的还是边区自己生产的土式手榴弹,但在战斗中起到奇效。许多投掷手榴弹高手,都是在在战场搏杀中成长起来的。
八路军120师的许多“贺龙投弹手”,有着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威名。
一次,日寇一个中队对晋西北发动“扫荡”,我120师358旅715团王尚荣团长麾下一个班6名战士,奉命用土式手榴弹阻击敌人。
这个日寇中队配备有轻重机枪,火力很猛,6名八路军战士凭借地形,把一颗颗手榴弹准确投掷到日寇冲锋队伍中,炸得鬼子嚎叫不止。
6名战士无谓牺牲,死死坚守防御阵地,日寇一个中队竟然不能前进一步。最终,丢下六十多具尸体,狼狈逃走了。
这6名八路军战士毫发无损回到了原部队,被正式授予“贺龙投弹手”奖章。
对照真实历史,还有人说电影中的神勇投弹手陈傻子,身上也有抗日英雄甄荣典的影子。
甄荣典是河北唐县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当车工。他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1943年获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旗手”称号。后主动要求到新建的炮弹厂工作。创造日产135发八二炮弹的纪录。1944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工农业群英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1945年八路军大反攻前,边区军工部成立一座新的炮弹厂,但开工20多天了,还不见产品,上级立即将甄荣典调到那里去工作。到岗第一天,他带领工人就造出了45颗大炮弹,极大地振奋了工厂士气。1947年甄荣典还立大功一次。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但陈傻子的成长更具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剧情设定: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部队和八路军的部队同时到华县窦村招兵,打铁匠陈傻子成了窦村唯一参加八路军的青年,被分配到三连二班。他没文化脑子笨,不分左右,学不会打枪,并在撤退时掉队,连队只好安排他去了炊事班。在陈傻子去阵地送饭时,敌我交火正激烈,连长让陈傻子帮助战友打鬼子,陈傻子顺手捡起手榴弹,没拉弦就扔向敌机枪阵地,他撇出的距离,远远超出正常人掷弹水平,令战友们目瞪口呆。连长又让他扔出一颗拉了弦的手榴弹,这枚手榴弹在空中画出一条长长的弧线,准确在敌机枪阵地空中爆炸,杀伤了鬼子。从此,陈傻子又回到二班,在连长、班长及战友的帮助下,逐渐懂得了战斗常识并救助战友、英勇杀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自然,陈傻子在电影里的投弹能力被进一步艺术夸张化。他不仅能远距离投弹,还能以独特的方式应对各种复杂战斗场景,如在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下,轻松投掷手榴弹摧毁敌人的枪炮阵地,其投弹的威力和戏剧性效果远超现实,更符合电影的视觉冲击需求。
在结局上,真实的炮弹大王甄荣典在新中国成立后,脱下军装投身军工生产,将战场上的经验用于军工产品研制,为国家建设继续贡献力量,2000 年在山西病逝;
电影中的陈傻子结局并未明确指向投身建设,更多聚焦于他在战争时期的英勇表现,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让其形象成为了一个纯粹的战斗英雄符号。
来源:掌心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