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8日,星汉德生物(SCG)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25年欧洲肝病年会(EASL2025)上,公布了其自体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SCG101的I期临床试验(NCT06617000)最新数据。这项针对晚期HBV相关肝癌患者的研究带来震撼
2025年5月8日,星汉德生物(SCG)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2025年欧洲肝病年会(EASL2025)上,公布了其自体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SCG101的I期临床试验(NCT06617000)最新数据。这项针对晚期HBV相关肝癌患者的研究带来震撼成果:单次输注后,94%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呈断崖式下降,47%患者的肿瘤出现可测量的退缩,且疗法持续展现出“双管齐下”的神奇威力——一边精准绞杀HBV病毒,一边向癌细胞发起总攻!
SCG101通过靶向HBV抗原,同步实现抗病毒与抗肿瘤双重效应,为这类预后极差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免疫治疗选择,不仅填补了HBV相关肝癌治疗的空白,更标志着人类在攻克“癌毒交织”难题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从“谈癌色变”到“看见治愈可能”,这场医学突破正在改写肝癌治疗的未来格局,让我们离“攻克癌症”更近一步!
▲截图源自“SCG”
一、SCG101:改写HBV相关肝癌治疗格局的“双效利刃”,同时绞杀癌细胞和HBV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如乌云般笼罩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目前正威胁着超过2.5亿人的健康。作为肝癌中最致命的类型,肝细胞癌(HCC)近半至八成病例由HBV感染引发,2020年全球新增患者超90.5万例,83万余人因它失去生命,使其成为癌症死亡的“头号杀手”之一。更令人痛心的是,HCC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病入膏肓,五年生存率长期低于15%,无数家庭在绝望中等待破局的曙光。
如今,转机终于出现!SCG101作为全球首个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同时实现病毒清除与肿瘤消退的TCR-T细胞疗法,通过专有GianT™TCR筛选平台,精准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呈递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定表位,兼具三大核心优势:首先,不仅高效清除HBV-DNA整合的癌前病变细胞及HBV-HCC肿瘤细胞,还能特异性杀伤HBV感染的肝细胞;其次,回输后形成特异性记忆T细胞亚群,赋予疗法长期自我更新能力,持续强化抗病毒与抗肿瘤效应;最后,通过触发溶细胞与非溶细胞机制,同步清除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及整合HBV-DNA的病变细胞,从源头阻断病毒复制与肿瘤进展。
SCG101的突破性在于打破“癌毒共生”困局——通过靶向HBV抗原,同步实现:1)病毒学深度应答:对传统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或应答不佳的患者,展现出HBsAg的持续清除能力;2)肿瘤免疫激活:在经多线治疗的难治性患者中,诱导近半数病例的肿瘤退缩,为晚期HCC提供新的治疗窗。
(一)2025欧洲肝病年会(EASL2025)最新数据:47%晚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肿瘤消退
本次研究(NCT06617000)纳入17例18-70岁、HLA-A*02阳性、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其中94%的患者曾接受核苷类似物(NA)治疗,72%的患者基线时出现肝硬化,入组后,接受自体SCG101细胞单次输注。结果显示如下:
1、抗病毒活性惊艳:所有17例经大量前期治疗的患者,均出现血清HBsAg“断崖式”下降,94%(16/17)在28天内降幅达1.0~4.6log₁₀,且在最长12个月随访期内持续维持100IU/mL以下。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3.5%(4例)的患者实现HBsAg完全清除,且随访期内未复发。
2、抗肿瘤效果显著:尽管患者均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入组接受自体SCG101细胞单次输注后,仍有47%(8/17)的患者出现可测量的肿瘤消退,中位总生存期(OS)截至数据截止尚未达到,远超同类疗法历史数据。
3、安全性可控:SCG101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良好。94%的患者出现短暂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14天内缓解)。其他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症]均为可控的1-2级,未发生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综上,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抗病毒+抗肿瘤”双效TCR-T疗法的科学性,更标志着HBV相关肝癌从“单一对症治疗”向“病因性免疫干预”的范式转变。随着研究推进,SCG101有望成为首个覆盖HBV感染全病程(从癌前病变到恶性肿瘤)的有效候选疗法,为全球数千万HBV相关肝病患者点燃精准医疗时代的新希望。
(二)2023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ISCT):SCG101突破性案例,肿瘤4个月缩小74.5%,体内乙肝感染被100%清除
除了2025欧洲肝病年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外,早在2023年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ISCT)上,就曾公布过“SCG101 TCR-T治疗HBV相关肝细胞癌”的突破性案例一位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在接受单剂SCG101治疗后,上演“双向逆转”奇迹:
1、肿瘤显著缩小:该患者在SCG101治疗第28天,肿瘤靶病灶较基线缩小66%,率先达成部分缓解(PR)标准;并在治疗第4个月,肿瘤进一步缩小至74.5%,另有一处病灶更是完全消失(详见下图)。截至数据统计时,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已超6.9个月,并持续维持缓解状态,且治疗全程未联合任何其他抗肿瘤干预,成为“TCR-T单药扭转晚期肝癌病程”的标杆性案例!
▲图源“SCG”,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HBV病毒清除:肝脏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回输SCG101 TCR-T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细胞实现100%清除。血清学指标更印证奇迹——HBsAg水平从输注前的557.96IU/mL,在第7天骤降至1.3IU/mL,第28天近乎清零(0.08IU/mL)(详见下图)。
二、TCR-T细胞疗法:精准狙击实体瘤的免疫新利器
TCR-T细胞疗法(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疗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靶向特定抗原的T细胞受体(TCR)α和β链基因导入T细胞,使其获得精准识别并杀伤表达对应抗原癌细胞的能力。与仅识别细胞表面抗原的CAR-T疗法不同,TCR-T细胞可识别细胞膜表面或细胞内来源的肿瘤抗原,尤其擅长靶向隐藏于细胞内部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如NY-ESO-1),在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临床突破:从实验室到上市的里程碑
靶向NY-ESO-1的TCR-T细胞已在难治复发性黑色素瘤、滑膜肉瘤、肺癌、肝细胞癌等多种实体瘤临床试验中,展现除了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2024年,全球首款TCR-T疗法——Afami-cel,获美国FDA加速批准,成为十余年来首个针对滑膜肉瘤的创新疗法,标志着TCR-T技术从概念验证迈向临床应用的重要跨越。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刚刚!全球首款TCR-T疗法重磅获批上市!实体瘤患者有救了!
(二)治疗流程:定制化细胞免疫的“三步曲”
作为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的一种,TCR-T治疗主要包括:
▲图源“Front Immunol”,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细胞采集:从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T细胞;
2、基因改造:通过病毒载体导入特异性TCR基因,体外扩增培养至治疗所需数量;
3、回输起效:将工程化T细胞回输患者体内,精准识别并清除表达目标抗原的癌细胞。
▼常见TCR-T疗法的在研靶点
▲图源“BMC”,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三、绝境逆袭!NY-ESO-1 TCR-T疗法精准狙击肺癌,助多线失败患者肿瘤显著缩小76%
NY-ESO-1作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点,在11.8%-21%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均有表达,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备受关注。近期,《Oncology Letters》报道了一项令人振奋的临床研究(NCT02457650),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成功改写晚期肺癌治疗困局,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该研究共纳入4例HLA-A2阳性且NY-ESO-1表达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后,先接受淋巴细胞清除化疗,随后进行NY-ESO-1TCR-T细胞的过继转移,并配合全身性IL-2治疗。
结果显示:2例患者出现临床反应:其中,患者1在治疗近3个月后,达到病情稳定(SD);而患者2则在治疗4个月后,达到部分缓解(PR),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2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这位44岁、HLA-A2阳性且携带EGFR突变的NY-ESO-1阳性晚期肺腺癌(LADC)女性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仅50分,饱受咯血、胸痛等症状折磨。此前,她先后接受过6个周期的多西他赛+卡铂化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均以失败告终。2015年9月的CT检查显示,其右肺门、纵隔、右胸膜、右肝叶及肝包膜出现广泛转移,临床已无标准治疗方案可用。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右肺肿瘤活检发现NY-ESO-1呈强阳性,这为她争取到了入组接受NY-ESO-1TCR-T细胞治疗的机会。
令人振奋的是,首次TCR-T细胞输注后43天,CT检查传来捷报:患者2的肺原发灶从95×86×54mm缩小至64×44×54mm,体积减少约56%;肝转移灶由19.8×19.6×20mm缩小至10×10×10mm,体积减少高达76%;同时,胸水吸收,肺组织复张。依据RECIST1.1标准,该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更令人欣喜的是,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从50分跃升至90分,咯血、胸痛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这一案例不仅彰显了NY-ESO-1TCR-T疗法的强大潜力,更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曙光。
▲图源“Oncology Lett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四、自体NY-ESO-1特异性CD4+T细胞疗法,助黑色素瘤患者实现2年无瘤生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例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在接受自体NY-ESO-1特异性CD4+T细胞克隆治疗后,获得长期完全缓解的突破性案例。研究团队开发了体外分离扩增靶向肿瘤抗原NY-ESO-1的CD4+T细胞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对传统治疗耐药的患者,最终实现了持久的临床缓解与内源性抗肿瘤免疫激活。
本例患者在52岁时,确诊复发性黑色素瘤,并伴肺部、左髂骨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大剂量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2(IL-2)、局部切除治疗等均无反应。基线检查显示,转移灶位于右后胸膜、右肺门和左髂骨区域,但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此时临床已无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法了,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对腹股沟肿瘤活检标本进行的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该患者T细胞识别的黑色素瘤抗原[包括NY-ESO-1、MAGE-3及MART-1(MelanA)]均呈现高表达,糖蛋白100阴性,符合入组自体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的抗原筛选标准。遂入组接受治疗,患者单次输注了总计50亿个T细胞。该治疗未进行任何预处理或使用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直接通过抗原特异性识别启动抗肿瘤效应。
结果显示:治疗两个月后,PET/CT扫描显示,患者肺部及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氟脱氧葡萄糖摄取恢复正常,无其他影像学疾病证据(详见下图)。更为振奋的是,患者随访两年保持无病状态,证实了该疗法的精准性与持久性。
▼ T细胞输注前、输注后2个月PET扫描对比
▲图源“N Engl J Me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
①输注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示:患者右肺和左腹股沟髂淋巴结存在高代谢病灶,符合转移灶(箭头)。
②输注NY-ESO-1特异性CD4+T细胞后,PET扫描显示肿瘤结节消退,未检测到疾病迹象。肝脏、脾脏和膀胱的摄取代表正常背景信号,且在CT扫描上未与任何病灶共定位。
五、《Nature Medicine》重磅:首次证实TCR-T疗法在pMMR型结直肠癌中的显著活性,超四成患者肿瘤显著消退
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近期公布了一项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TCR-T疗法Ⅱ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该研究纳入7例错配修复功能正常(p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为经多线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难治性病例。研究团队从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分离出针对肿瘤新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通过γ逆转录病毒载体,将TCRα和β链整合至T细胞,开发出个性化细胞免疫疗法。这些患者除了接受细胞疗法治疗,还接受了派姆单抗+IL-2联合治疗,旨在协同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
▲截图源自“Nature Medicine”
结果显示:依据RECIST标准评估,7例患者中3例(42.9%)获得客观临床反应,包括肝脏、肺部及淋巴结等部位的转移性肿瘤持续消退,疗效维持4~7个月。该成果首次证实TCR-T疗法在pMMR型结直肠癌中的显著活性,突破了这类患者缺乏有效免疫治疗方案的困境。
其中一例代表性患者的治疗过程尤为亮眼。治疗前CT影像显示,该患者左肺存在明显转移性肿瘤病灶;经TCR-T联合治疗后,复查影像可见左肺转移灶显著缩小,直观印证了疗法的精准杀伤效果。这类影像学证据不仅为临床疗效提供了可视化支撑,更展现出TCR-T疗法在攻克实体瘤转移灶中的巨大潜力。
▼该患者在TCR-T治疗前后,左肺转移灶的CT图像对比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六、小编寄语
TCR-T疗法创新性地开创了“抗癌+抗病毒”双效合一的治疗范式。近年来,科研团队正加速探索其在病毒相关性实体瘤领域的应用,尤其是乙肝病毒引发的肝细胞癌,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宫颈癌等重点癌种。值得振奋的是,随着2024年首款TCR-T细胞治疗产品成功获批上市,标志着这一前沿技术正式迈入临床应用阶段!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突破性抗癌疗法获批,助力实体瘤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希望。
六、参考资料
[1]Zhao Q,et al.Engineered TCR-T Cell Immunotherapy in Anticancer Precision Medicine: Pros and Cons. Front Immunol. 2021 Mar 30;12:658753.
[2]Xia Y,et al.Treatment of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NYESO1 specific TCR engineeredT cells in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 A case report[J]. Oncology letters, 2018, 16(6): 6998-7007.
[3]Hunder NN,et al.Treatment of metastatic melanoma with autologous CD4+ T cells against NY-ESO-1. N Engl J Med. 2008 Jun 19;358(25):2698-703.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0800251?url_ver=Z39.882003&rfr_id=ori:rid:crossref.org&rfr_dat=cr_pub 0www.ncbi.nlm.nih.gov
[4]Parkhurst,et al.Adoptive transfer of personalized neoantigen-reactive TCR-transduced T cell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hase 2 trial interim results.Nat Med(2024).
[5]https://www.scgcell.com/newsinfo/8316197.html
[6]https://www.prnewswire.com/apac/news-releases/isct-2023-late-breaking-scg101-data-show-100-hbsag-hepatocyte-eradication-and-74-5-hcc-tumour-reduction-with-single-dose-hbsag-specific-tcr-t-cell-therapy-301841946.html
来源:全球肿瘤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