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多彩贵州·书香高原”2025耕读行动启动仪式上,《贵州文库》编纂团队介绍,2025年,是贵州省全面启动《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工作的第10年。10年来,他们坚持“精选、存真、规范、共享”四大原则。
本文约1068字,阅读约需2分钟
《贵州文库》能为读者提供什么?
在《贵州文库》编辑杨抒婕眼里,《贵州文库》或许能提供一种路径:唤醒地方记忆,重建感情链接。
5月9日,“多彩贵州·书香高原”2025耕读行动启动仪式上,《贵州文库》编纂团队介绍,2025年,是贵州省全面启动《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工作的第10年。10年来,他们坚持“精选、存真、规范、共享”四大原则。
精选,选择一批原初品相对比较好、有特定的传承价值的古籍;存真,编纂过程中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尊重和保留文献的面貌;规范,遵循古籍出版编纂编校的一般规范;共享,通过纸质书、电子书以及更多样的形式,将贵州古近代的珍稀文字分享给读者。
《贵州文库》获“黔版好书荣誉图书”
2016年3月,贵州省全面启动《贵州文库》编辑出版工作,收录了贵州这片热土自有人文发轫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经典文献,以精装点校、精装影印和线装影印三种形式进行出版,并将出版的所有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填补了贵州省古籍文献集成出版空白。
与中原甚至周边省份比较,贵州建省晚,是文献小省,但贵州文献承载的贵州人文精神却并不薄弱。历史方面,自明代以来修纂志书者,都对贵州书籍图录进行过全面搜寻记录;诗歌方面,则有清代瓮安傅氏父子搜辑《黔风》三种、铜仁徐楘采编《全黔诗萃》,独山莫氏、遵义黎氏等辑纂《黔诗纪略》前后编。而全面的文献整理,始自民国。总纂任可澄,清楚意识到贵州文化自信必需“于文字历史发挥而光大”,于是专设机构,征辑编印《黔南丛书》。原规模为20集276种1098卷,但终因战乱、经费等困扰,仅出版68种218卷而止。
最打动《贵州文库》编辑何文龙的古籍之一,是《黔南游宦诗文征》,此书由黔籍学者、藏书家朱启钤辑编而成,共收录明清两代150余位游宦至贵州的文人士子所作的诗文。这些诗文不仅记录有明清两代士子游宦贵州的概况,还描写了贵州的山川风景和文化风俗,“我们对《贵州文库》的编纂,是对先贤精神的传承。”
于古代中央王朝而言,贵州经历了从异域到新疆,再到旧疆的转变。曹经沅《黔南丛书别集》序中提到:“黔中明清以来,钜师鸿彦辈出。此编印丛书之举所宜亟也。”
《贵州文库》编辑杨抒婕说,《贵州文库》中的地方志种类繁多、校注精良。既有官方的权威性,又有学者对本土的细节观察,同时还搜寻了各种散落在民间的文献资料,包括日记、家谱、信函、碑刻,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视角。此外,还有大量私家箸述、少数民族文献。“现代读者阅读《贵州文库》,是为考据故事而阅读,也可以为链接今天的生活而阅读。”
本网记者:李思瑾
一审:郭秋含
二审:王利环 袁小娟
三审:李 蓓
本文来自【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