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无处不吃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18:06 1

摘要:花在西方现代料理中的身影,可追溯至传奇餐厅斗牛犬(El Bulli)的一道睡莲汤。在《El Bulli 2005-2011》一书中,“分子料理之父”费兰·阿德里亚(Ferran Adria)记录了这道被他称为“有魔力”的、由十多道工序组成的睡莲汤:以抹茶色的茉

“崖”春季菜单第一章节“崖上生花”中,一道名为“夯土”的小食。

花在西方现代料理中的身影,可追溯至传奇餐厅斗牛犬(El Bulli)的一道睡莲汤。在《El Bulli 2005-2011》一书中,“分子料理之父”费兰·阿德里亚(Ferran Adria)记录了这道被他称为“有魔力”的、由十多道工序组成的睡莲汤:以抹茶色的茉莉花茶为汤底,黄质胶糊,冻干的坚果果肉作“假山”,被处理成透明状的白色软绵柔花瓣浮在水面上,仿若一幅可食用的莫奈画作。

睡莲汤虽称不上阿德里亚最具标志性的菜肴,却显现了以其为代表的新巴斯克烹饪运动的诸多特征:复杂的工艺,注重多重感官愉悦,使用季节性的新鲜食材,并且亲近自然。

从 2003 年开始,阿德里亚便创造了“大地”(Earth)、“解冻”(Thaw)等一系列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的先锋菜肴。那时正是属于斗牛犬餐厅的黄金时代,这股自然主义食材风潮也由此盛行开来。从欧洲的南香花到南美的仙人掌花,从花瓣、花蕊到花苞,花被全方位立体地纳入现代料理体系。

米其林一星餐厅 Jaan 主厨柯克·韦斯特韦(Kirk Westawa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现代料理来说,食用花是一个充满戏剧冲突的补充,也有助于创造新的整体风味。

2011 年 7 月,斗牛犬餐厅关闭,差不多同时,以 Noma、Geranium 等一批倡导新北欧饮食运动的餐厅崛起,开始成为料理界新的传奇和“执牛耳者”。相比新巴斯克饮食运动,这批北欧餐厅延续了取材于自然、本土采集的烹饪之道,又因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衍生出了特有的腌渍、发酵等技法。

每年 9 月、10 月,北欧便进入漫长的冬季,没有新鲜的食用花可用,餐厅只好在春夏时便提早准备,将当季的接骨木花、紫罗兰、黄瓜花、酢浆草等各种花草腌渍,留作冬季备用。推而广之,花草植物的发酵之法便开始在世界各地厨房上演。

崖上生花

对于花馔的历史,东方比西方早得多。日本最早的花宴举办于嵯峨天皇年间,约公元 812 年,而中国早在唐以前,便出现了散见于本草学的花馔食谱。但无论古今中外,以花入菜,其主体仍在菜,关于食用花怎么配菜,主厨各有各的经验。

柯克·韦斯特韦曾表示,平衡是关键,必须小心使用浓香型花,花的味道不能压过菜式本身。但在主厨彭天耀看来,花也可自成一味。以欧洲新近流行的接骨木甜酒为例,接骨木花属于忍冬科,呈黄白色簇状,每年六七月开,带有麝香葡萄的甜香气息,又富含抗氧化成分,做成酒饮后,兼具了味道、健康与美感,在社交场合大受欢迎。

运用石榴花作为食材之一的菜品“香格里拉”。

回到亚洲,也有同样的声音发出,以更为活泼的形式,发酵花汁、桂花酒、莲花茶……当花独立出来,作为主体存在时,它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尊重?Gaa 的洛神花汁与福和慧的香水莲都曾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最早的花馔倡导者是古代的养生家和佛教徒,因而花馔在素食中一直占据较大比例。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北京的“崖”以“云南植物料理餐厅”的身份回归。主厨张纭嘉是云南白族人,尤为注重在地食材和鲜花的使用。在首发的春季菜单中,她以“花”为开篇,为第一章节取名“崖上生花”。

开胃小点的内馅使用了来自普洱孟连的牛油果泥和山葵酱,用黄瓜花与黄瓜片点缀,清新开胃,更以四种质地的绿色,立于由黑荞麦和竹笙网做的脆片所呈现的“夯土”之上。

一年开两季的石榴花会在春天率先绽放,而去除花瓣、花蕊和花蒂之后,石榴花的六角花萼部分可被食用,塞入层层堆叠的贡山黑松露片,而承载这座蕴藏能量的“香格里拉之花”正是一颗无麸质泡芙球,用藏区青稞制成,内馅为漾濞核桃酱,裹着丽江三色藜麦,在张纭嘉的菜式里,每一样都不缺奇思妙想。她更是以一朵承载着爱与生命的“鸡冠花”,致敬云南画家和植物学家曾孝濂老师。

“崖”的春季菜单以“花”为开篇,在四道菜品中运用到了黄瓜花、石榴花、洛神花和石斛花。

新鲜的洛神花本身酸度较高,适合腌渍,又带有蔓越莓及热带水果的风味,口感类似于果酱。于是,在这道菜中,形似花束的绣球菌用洛神花腌渍后带着酸甜风味,又撒上西双版纳的调料“盐肤木”带来些许酸咸味,并搭配炭烤舞茸菇、假篓叶和海苔脆筒。

百花入馔

在云南人的饮食智慧中,吃花不仅是尝鲜,更是与自然的对话。在昆明滇池湖畔的“沅·在湖边”餐厅,云南菜回归本源,在四季风物诗中呈现更本真的味型。当滇南的山野悄然化身一座花园时,滇南的春菜正在这里展现出更现代的多元表达。

缀满枝头的金雀花,形似雀羽的嫩黄花簇,是云南春日餐桌的“黄金配角”,当地人当然深谙其性,半开的花苞甜味最浓,全开则微苦回甘。焯水十秒,苦味尽褪,留下一丝清甜。

“沅·在湖边”餐厅的一道“春意盎然”。

金雀花的妙处,在于其甜苦交叠的层次感。在一道金雀花煎蛋中,花瓣嚼着微脆,蛋香里混着若有若无的花蜜味;而在狮子头汤中,金雀花浸入高汤,花瓣浮在汤面,多了一丝鲜甜,更点亮了一道春天的色彩。

而南瓜花也格外受到云南人偏爱,在去掉花蕊的南瓜花囊中填入虾滑一起蒸熟,蒸制后的南瓜花瓣柔嫩,带着淡淡的草木甜味,同时吸收了虾滑的鲜汁。

而成都配德餐厅的第十五季菜单,以“锦野暄”为名来迎接成都的春日,主厨钟兴建(Toto)希望用食物来凝固“草木在矛盾中生长”的冲突之美,春日花园里,浪漫的生命力在食材的鲜味碰撞中迸发而来。

餐厅于 2022 年开业,而“配德”一词,取自司马相如所著《凤求凰》中的“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表达了“愿与品德相契之人同心共志”的浪漫愿望。在这套菜单中,你都不难发现 Toto 对植物和花卉的偏爱。

成都配德的一道“扇贝,金雀花,甜豆,鱼子酱,夏威夷果”。

金雀花的花瓣与嫩茎脆嫩,类似芦笋尖的质地,脆嫩花瓣与弹牙扇贝形成对比,而扇贝的冷甜与金雀花的清苦交织,青柠汁的酸爽又衬托出花瓣的甜美层次,外加烘烤的夏威夷果和清脆的甜豆,最后鱼子酱点缀其中,格外清爽开胃。在最后一道鸡尾酒中使用到了配德花朵冰块造型,可以自选一枚镶嵌可食用花卉的冰块用于浸酒,金雀花的香气也继续散发开来。

技法先行

有着米其林和“亚洲最佳 50 餐厅”双重认证的 Mume 是主厨林泉落脚中国台湾后开设的第一间自有餐厅。餐厅90% 的食材都来自本土。餐厅从前菜、主菜到甜品,都有花卉的加持。例如,前菜的 Mume 沙拉,除十来种新鲜的食用花朵外,也采集了小小的夜来香花苞,以此增加沙拉的层次感。

Mume餐厅名字取自”梅花”的拉丁学名,对每一道食材的处理都尽量保持自然之美。

主菜的一味鲤鱼,以干湿两味紫苏花入菜,新鲜紫苏花作为装饰,将干紫苏研磨做成的紫苏梅子酱添香。主厨偏爱的洛神花也有新鲜花和干花之分,招牌的茶熏乳鸽里便用到了发酵过的洛神花,选用本地屏东乳鸽,先低温油泡,依粤菜传统上皮水(麦芽糖与醋、水)再风干,反复三次,然后熏以铁观音茶,油炸酥香,最后以腌渍洛神花轻盈收尾,荤腥气和油腻感尽去,为这道茶熏乳鸽添上了举重若轻的一笔。

今年年初,米其林一星的北京 TRB Hutong 法餐厅迎来了新任行政主厨 Lucas Garigliano,他将创作点立在所身处的中国和他回忆所在地的法国。在这套春季菜单中,他从短暂又娇嫩的北京的春天中寻找灵感,同时更融合了中法元素。

TRB Hutong的青豆,配火腿肉汤、薄荷、鱼子酱、紫苏花

他以经典法餐菜肴的技法为基底,让每一道菜品的独立摆盘,都宛如一个小型万花筒,从中窥见春日变化的轨迹,而菜式里花卉也以内敛的处理手法呈现。例如,鲜甜的青豆浸入伊比利亚 5J 火腿熬制的肉汤中,在新鲜薄荷和鱼子酱点缀之上,又加入了新鲜的紫苏花,带有淡淡甜味,是属于北京春天的一份轻盈。

来源:时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