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印巴军事冲突源于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印度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含25名印度公民)。印度政府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并于4月23日采取断水、关闭边境、驱逐外交官等强硬措施。巴基斯坦则否认指控并实施对等反制。
事件背景与核心冲突
冲突起源
此次印巴军事冲突源于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印度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死亡(含25名印度公民)。印度政府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并于4月23日采取断水、关闭边境、驱逐外交官等强硬措施。巴基斯坦则否认指控并实施对等反制。
军事行动升级
5月7日凌晨,印度发起代号“辛杜尔”的军事行动,动用苏-30MKI、“阵风”战机及导弹,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的9个目标实施远程打击。印度称目标是“恐怖分子基础设施”,但巴方称袭击导致至少8名平民死亡、35人受伤,包括儿童在清真寺坍塌中遇难。
---
“巴首都被袭”的真相核查
袭击地点与范围
根据巴基斯坦军方及国际媒体报道,印度导弹袭击主要集中于:
- 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地区**:苏布汉清真寺遭袭,造成平民伤亡;
- 巴控克什米尔的穆扎法拉巴德和戈德利地区多枚导弹击中居民区。
目前**无证据表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遭到直接攻击**。巴方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是因全国性安全预警,而非首都被毁。
社交媒体误传分析
部分视频显示“火球爆燃”“民众逃散”的场景,实际来自旁遮普省和克什米尔的袭击现场。由于巴基斯坦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首都机场航班停飞,可能加剧了恐慌情绪的传播,但伊斯兰堡并未发生大规模爆炸或火灾。
---
当前局势与各方反应
军事对抗持续
巴基斯坦声称击落5架印度战机(含3架“阵风”),并俘虏飞行员;印度则称摧毁巴方军事目标。双方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持续交火,5月8日巴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击落多架无人机,但未造成重大破坏。. 核威慑风险上升
两国均展示核打击能力:印度部署“烈火-5”洲际导弹,巴基斯坦加注“沙欣-3”中程导弹燃料,引发国际社会对核冲突的担忧。
3. **国际调停与立场**
- **中国**:呼吁双方克制,支持巴方安全关切,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 **联合国与美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从悬崖边退回”;美国对印度行动表示“遗憾”,但未明确谴责。
- **伊朗**:启动穿梭外交,试图缓和局势。
结论与辟谣
“巴基斯坦首都被印袭击陷入火海”为不实信息。实际袭击集中在边境省份,首都伊斯兰堡虽进入紧急状态,但未遭直接攻击。当前冲突仍以局部军事摩擦为主,但核威慑和地区不稳定风险极高,需警惕误判导致全面战争的可能性。
建议读者关注权威媒体更新,避免传播未经核实的画面与言论。
来源:九皋不是酒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