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福建官局造闽关光绪元宝每枚当制钱十文铜币,是晚清福建铸币的珍稀品种。该币铸造于福建铜元东局(即闽海关铜币局),该局同年七月开机铸造,年底即关停,因开铸时间短、机器落后且操作不熟练,铸量稀少,仅铸有十文铜币。此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光绪
1,清光绪三十一年福建官局造闽关光绪元宝每枚当制钱十文铜币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福建官局造闽关光绪元宝每枚当制钱十文铜币,是晚清福建铸币的珍稀品种。该币铸造于福建铜元东局(即闽海关铜币局),该局同年七月开机铸造,年底即关停,因开铸时间短、机器落后且操作不熟练,铸量稀少,仅铸有十文铜币。此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直读,中心为满文,珠圈外上缘“福建官局造”,下缘“每枚当钱十文”,两侧分列“闽关”二字,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珠圈外环以英文“F—K.CUSTOM—HOUSE”(译作福建海关)、“10 CASH”字样,左右两旁饰有五角花星。此币铜质精良,纹饰精美,铸工精湛,钱文清晰,线条流畅,边齿完整,保存完好,包浆古朴。其以163万元成交,体现了市场对其珍稀程度、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是钱币收藏领域中的瑰宝。
2,1934年川陕省苏维埃造五百文铜币
1934年川陕省苏维埃造五百文铜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铸币,由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发行,流通于该区域。该币材质为红铜,直径约3.4至3.5厘米,净重约10克。正面上方镌“川陕省苏维埃造”字样,面值“500文”居中,两侧各有一五角星,下方为汉字“五百文”。背面中央为叠合的镰刀斧头与五角星图案,外环稻穗,上方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下方镌“一九三四年”。此币版式多样,部分繁写“联”版因简体字应用较少而备受藏家青睐。其铸造工艺独特,反映了当时苏区的经济状况与政治宣传需求。此次以168万元成交,彰显了其作为红色文物与钱币珍品的双重价值,不仅体现了市场对稀缺历史资源的认可,更凸显了其在革命史与货币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收藏界竞相追逐的瑰宝。
3,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川”二十文
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川”二十文以179万元高价成交,凸显其珍稀价值。该币铸造于清末新政时期,旨在缓解财政危机、整顿币制,由四川户部造币厂铸造。币面中央铸“川”字,表明其地域属性,正面“大清铜币”四字端庄大方,上缘“丙午”纪年,下缘“户部”,背面蟠龙腾云驾雾,气势恢宏,龙形威严,工艺精湛,铜色温润,包浆自然。作为清末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此币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存世稀少,品相完好者更是难得一见,此次高价成交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收藏价值的高度认可,是钱币收藏界竞相追逐的珍品,对于研究清末货币制度、铸造工艺具有重要实物资料意义。
来源:蔡老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