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回应李想6.39亿天价年薪:说法不准确,实际薪酬266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6:27 2

摘要:据新浪科技与理想汽车内部进行了的沟通反馈,理想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理想汽车澄清称李想的实际年薪仅为266万元,其余6.36亿元为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费用。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美股会计准则与公众认知的鸿沟,更揭示了造车新势力在资本与人才激励上的深层逻辑。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的“天价年薪”争议冲上热搜。根据公司年报披露,李想2024年薪酬总额达6.39亿元。

据新浪科技与理想汽车内部进行了的沟通反馈,理想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理想汽车澄清称李想的实际年薪仅为266万元,其余6.36亿元为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费用。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美股会计准则与公众认知的鸿沟,更揭示了造车新势力在资本与人才激励上的深层逻辑。

根据理想汽车年报,李想2024年的薪酬由三部分构成:266.5万元固定薪资、16万元退休金计划供款,以及6.36亿元股份支付费用。后者源自2021年制定的股票激励计划,需按美国会计准则(GAAP)在授予时计入薪酬成本。但这一费用并非李想实际收入,仅是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若李想想要拿到1800万股期权奖励,必须达成以下两项关键条件:

首先是销量目标方面:要求在连续12个月内,车辆的交付量需达到50万辆,并且后续批次的交付目标还会逐步递增至300万辆。要知道,2020年理想的交付量仅仅只有3.26万辆,这意味着交付目标要增长近百倍,达成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是股价门槛条件:此次期权的行权价设定为29.26美元/ADS(这里1ADS对应2股港股A类普通股),然而当前股价仅为25.68美元/ADS。若李想选择在这个时候行权,他将不得不自掏腰包倒贴3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 。

目前,汽车行业薪酬模式,大都采取资本驱动下的“风险共担”机制——

❶新势力的“低底薪+高期权”标配

以理想汽车为例,其薪酬结构并非个例。蔚来汽车的李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等新势力车企的高管,均采用了类似的薪酬模式,其中期权在薪酬中的占比超过90%。这种薪酬设计将创始人的利益与公司的市值紧密捆绑在一起,既是对公司未来增长前景的一种押注,也成为吸引顶尖人才的重要筹码。

❷与传统车企的鸿沟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在薪酬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以比亚迪为例,其董事长王传福年薪达614万元,而国企车企的掌门人年薪普遍在200万元左右。这种差异源于二者不同的评价体系:国企在制定薪酬时,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而美股上市的新势力车企,则遵循资本市场的生存法则。

❸激励的双刃剑效应

高期权占比的薪酬模式,虽有可能刺激员工为追求短期业绩而努力,但理想汽车通过设置“四年锁定期”等条款,有效规避了相关风险。相比之下,传统车企的股权激励占比通常控制在40% - 60%。

目前,社交媒体上关于汽车行业薪酬的讨论,大多聚焦于“6.39亿元”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却忽视了会计规则以及期权解锁的复杂性。尽管理想汽车已对此作出澄清,还原了事实真相,但公众对“纸面富贵”的质疑,依然反映出双方之间存在信任鸿沟。

分析师指出,中概股汽车板块市盈率从80倍回落至35倍,导致大量高管期权处于“价外状态”(股价低于行权价)。李想的倒贴困局仅是行业估值泡沫收缩的缩影。

本次价值 6.39 亿元的“天价年薪”事件,为我们揭示了从“雇佣时代”迈向“合伙时代”转型的重要启示。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选择以“高价行权”的方式,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对当前股价被低估的不满,更展现出他拒绝高管特权福利、愿意与中小股东共同承担风险的坚定态度。这种模式极有可能引领整个行业从传统的雇佣关系,逐步转变为风险共担的合伙机制。

此外,该事件也暴露出中美会计准则差异所引发的公众误读问题。鉴于此,呼吁上市公司在财报中,针对股权激励等内容增加通俗易懂的解读,防止公众仅依据表面数字而产生误解。

值得一提的是,当高管收益与销量、用户体验直接关联时,企业在产品定义上将更加贴合市场真实需求。理想汽车凭借三款车型在 30 万元以上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便是对这一逻辑的有力印证。

总之,李想的“天价年薪”争议,本质是一场关于规则、利益与认知的博弈。它既暴露了新兴行业薪酬体系与公众理解的错位,也凸显了资本驱动下企业治理的革新。未来,如何在激励创新与维护透明度之间找到平衡,将是造车新势力乃至整个科技行业的核心命题。

网友热议

@林夏枫Peyton(IP苏):终于有人说清楚了!期权费用和实际收入根本两码事,GAAP准则下必须提前分摊成本,但李想能不能拿到还得看销量和股价,现在行权倒贴几亿,资本家也不是傻子啊!

@德拉文纳Landon(IP苏):

年薪266万‘哭穷’,6个亿说是‘纸面财富’,反正韭菜们永远看不懂财报里的文字游戏……

@林舒畅Hollis(IP沪):新势力玩的就是资本杠杆,李斌何小鹏哪个不是靠期权绑团队?没这种激励谁敢烧钱造车?喷子们先去读读《硅谷钢铁侠》

@起起落落阿浩(IPHK):别吵了!吵啥吵?李想真要能带理想冲到300万年销,

来源:普信妈宝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