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英国王室高调庆祝欧洲胜利日,苏塞克斯公爵夫妇哈里与梅根却未获邀出席。在这场王室盛宴的聚光灯外,梅根以一张阿奇王子穿睡衣的“背影杀”照片掀起舆论风暴。这张看似温馨的生日照,被外界解读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基因营销”与流量争夺战,背后隐藏着梅根对王室博
2025年5月,英国王室高调庆祝欧洲胜利日,苏塞克斯公爵夫妇哈里与梅根却未获邀出席。在这场王室盛宴的聚光灯外,梅根以一张阿奇王子穿睡衣的“背影杀”照片掀起舆论风暴。这张看似温馨的生日照,被外界解读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基因营销”与流量争夺战,背后隐藏着梅根对王室博弈的深层策略。
梅根此次晒照最核心的视觉符号,是阿奇标志性的红棕色头发。这一特征曾被外界质疑“与哈里基因不符”,甚至有阴谋论称阿奇非哈里亲生。其实,梅根家族的红发基因早有渊源——其同父异母哥哥小托马斯·马克尔与叔叔弗雷德·马克尔均拥有红发,而哈里家族的斯宾塞系(包括戴安娜王妃的兄弟查尔斯·斯宾塞)同样携带显性红发基因。
梅根此前在奥普拉访谈中曾控诉王室“担忧阿奇肤色”,引发种族歧视争议。此次晒红发,既是对血缘质疑的隐性反击,亦是对王室“基因偏见”的二次消费。在科学层面,红发由MC1R隐性基因决定,需父母双方携带才可能显性表达。梅根借此强调“家族基因交融”,巧妙转移公众对王室矛盾的关注。
梅根深谙“反差营销”之道,阿奇身着平价睡衣的“普通儿童”形象,与王室王子华服加身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试图塑造“自由家庭”的平民人设。然而,这种“去王室化”操作实则暗含商业野心。
2025年梅根推出75美元一罐的“As Ever”蜂蜜,配文“满载爱意”,却被网友嘲讽“卖的是王室光环”。此次阿奇睡衣照中,背景隐约可见同品牌元素,被质疑为新一轮带货预热。 同年5月,梅根向查尔斯三世赠送自制果酱礼盒,白金汉宫罕见回谢,却被发现礼盒内含品牌宣传册,被指“商业捆绑亲情”。
梅根选择在欧洲胜利日庆典后发布照片,绝非偶然。历史数据显示,其多次与王室活动“撞档”以抢夺流量。2021年,奥普拉专访选在菲利普亲王住院期间播出,引爆王室种族歧视争议。 2023年,凯特低调访问慈善机构当日,梅根高调发布公益视频,被批“用爱心作秀”。
2025年圣诞节前,凯特在军营履行公务时,梅根晒出绿色华夫饼制作视频,引发“公务VS网红”的舆论撕裂。此次阿奇生日照的发布,延续了梅根“话题对冲”策略——利用王室大型活动后的舆论空窗期,以亲子话题填补媒体焦点,维持自身热度。
以阴谋论视觉来看,梅根的“生存经济学” 大有来头,她的每一次动作,都可视为一场精心计算的“生存博弈”。第一,流量变现:她通过争议性话题维持媒体曝光,为商业品牌引流(如Netflix纪录片、Spotify播客及“As Ever”产品线)。
脱离王室后,梅根需不断强化“独立女性”与“慈母”标签,以抵消公众对其“背叛传统”的负面评价,而公爵夫人的头衔,便是她最好的利器。
即便与王室关系僵化,梅根仍通过隐晦提及王室(如阿奇头衔、戴安娜遗产)维持“若即若离”的关联性,确保商业价值不坠。这样一来,她可以持续炒作王室,以此来博流量。
梅根的“背影杀”,绝非单纯母爱表达,而是一场融合基因自证、人设营销与流量争夺的多维博弈。她的策略,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王室血缘与争议话题均可被转化为“可售卖的商品”。正如网友戏言:“梅根的商业模式,是用王冠碎片铸造流量金币。”
这场博弈的终极赢家,或许不是梅根或王室,而是背后收割流量的社交平台,以及娱乐资本。而阿奇王子的童年,或许早已成为一场全球围观的“真人秀”。
来源:胡巴胡巴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