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华2016年入职后,被安排从事网络安全工作。虽为计算机专业毕业,但新的工作岗位对他来说还是全然陌生的领域。面对挑战,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钻研技术上,没日没夜爬论坛、翻论文,一次次地找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取经;有时饭吃到一半,他也会冲回办公室印证脑子里的技术构想.
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表彰了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国网山东信通公司调控运行中心黄华光荣当选。
他扎根电网网络安全一线,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取得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在数字世界无形疆域刻下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坐标。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信息安全的守护者。
爱学爱钻,造就“技术能手”
黄华2016年入职后,被安排从事网络安全工作。虽为计算机专业毕业,但新的工作岗位对他来说还是全然陌生的领域。面对挑战,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钻研技术上,没日没夜爬论坛、翻论文,一次次地找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取经;有时饭吃到一半,他也会冲回办公室印证脑子里的技术构想......凭着这股“轴”劲,短短几年便成长为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高超的水手。为实现专业技术的快速提升,黄华抓住专业竞赛这一平台,在与国内及行业内顶尖高手同场竞技的过程中飞速成长起来。在2018年国网网络安全年度总决赛上,他以队长身份带队赢得第一名。在2019年全国信息安全职业技能竞赛中,他从3万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在2025年第六届央企网络安全大赛上,他带队再次夺冠,助力国网公司取得赛事“四届三冠”的亮眼成绩。
截至目前,黄华取得了包括12个冠军在内的20余个赛事奖项,是国网尖兵部队湛泸队的队长。作为山东电力红蓝队教练,他开展教学30余场,在行业内培养出了一批批业务骨干。
敢想敢干,成就“创新达人”
“网络攻击手段日新月异,一味的墨守成规只能被动挨打,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敢于创新,探索未来的每一种可能。”黄华如是说道。
传统互联网漏洞的排查耗时多、修复难。为此,黄华大胆创新,将人工智能与漏洞挖掘相结合,先后研制出“大黄蜂”“追踪犬”“百灵鸟”等工具,累计挖掘数万个高危漏洞。其中“大黄蜂”更是打破了国内自动化渗透研究技术壁垒,获得2019年百度人工智能竞赛第一名。
除了漏洞之外,电网还面临国内外黑客的侵扰。黄华发现都江堰“既防洪又保灌溉”的治水思路,与网安治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与同事们在国网系统内首次搭建起基于“零信任”原则的网安防护体系,既能防范攻击,又不影响业务运行。仅上线第一年,就为山东电网抵御600万次攻击,溯源50余名国内外黑客。
入职至今,他已发表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1项成果被郑建华院士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在锐意创新的青春赛道上跑出了亮眼成绩!
勇担使命,铸就“护网先锋”
“有人说,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是技术,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担当和责任。”这是黄华坚守的行为准则,也是激励他一次次迎难而上、化解危机的精神力量。
2017年,勒索病毒即将在省内扩散之际,他主动请缨,三天辗转十余地市,不分昼夜分析研判病毒特性,成功阻断病毒传播路径。2020年,在收到“匿名者”国外黑客攻击预警后,他第一时间组织120人团队,72小时内完成11万台设备的加固,成功抵御攻击。2022年春节期间,他奔赴北京连续奋战22天,圆满完成冬奥会网安保障工作。
入职以来,他已完成各类网络安全重大保障任务30余项,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等13项省部级及以上荣誉。
黄华工作于基层一线,坚守于平凡之中,他时刻以“确保电网安全,守护万家灯火”为己任,将新时代卓越山东电力奋斗观融入灵魂血脉,在无形世界中书写着别样的奋斗青春!
本期编辑:澎湃新闻编辑 郑问 实习生 张婷婷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