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樱桃番茄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与防控措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5:21 2

摘要:樱桃番茄是茄科番茄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属栽培变种,果实酷似樱桃故得名“樱桃番茄”。樱桃番茄因其风味极佳、食用方便、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广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给种植户带来了巨

广西地区樱桃番茄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与防控措施

黄秋云等

樱桃番茄是茄科番茄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属栽培变种,果实酷似樱桃故得名“樱桃番茄”。樱桃番茄因其风味极佳、食用方便、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广西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然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樱桃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随着樱桃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 。广西地区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多种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病虫害防控成为制约当地樱桃番茄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系统研究广西地区樱桃番茄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其防控措施,对提高种植效益、保障果实品质、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广西地区樱桃番茄病虫害的发生种类

1.1 常见病害

1.1.1 灰霉病 灰霉病(图 1)主要危害樱桃番茄的花、果实和叶片,发病初期在花和果实上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逐渐扩大并产生灰色霉层,果实一般会由绿色转变为白色。灰霉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多雨季节,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导致果实腐烂。

图1 樱桃番茄灰霉病

1.1.2 早疫病 早疫病(图 2)主要危害樱桃番茄的茎、叶、花和果实,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上出现小黑点,然后以黑点为中心不断扩展形成轮纹斑,病斑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下部叶片全部枯死。果实发病初期会在樱桃番茄的花萼附近形成凹陷斑,后期会导致果实开裂密生黑色霉层并提早变红。早疫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5—9 月,温度在 20~30 ℃时危害较为严重。

图2 樱桃番茄早疫病

1.1.3 晚疫病 晚疫病主要侵染樱桃番茄的叶片、茎秆和果实。发病时会在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变褐色迅速扩大并导致叶片枯死。茎秆上病斑呈黑褐色 ,易腐烂导致植株萎蔫死亡。果实发病会在果面形成油渍状暗绿色病斑,随后逐渐变为暗褐色至棕色,病斑稍凹陷,不规则云纹状。晚疫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春季和秋季高发。

1.1.4 青枯病 青枯病主要侵染樱桃番茄的根部,会导致植物茎部组织腐烂,使水分和养分传输受阻,初期表现为樱桃番茄植株顶端叶片萎蔫,发病后期则会导致全株萎蔫枯死。病株根部变黑腐烂,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青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是高发期,土壤湿度大时病害发生严重。

1.2 常见虫害

1.2.1 蚜虫 蚜虫是一种危害樱桃番茄的刺吸害虫,主要通过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叶片扭曲变形,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同时蚜虫还是次生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可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病毒病的发生。蚜虫一年可发生数代,春季和秋季发生较为严重。

1.2.2 蓟马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主要以锉吸式口器危害植物,以植株幼嫩组织汁液为食,可造成樱桃番茄叶片失绿、扭曲、硬化等现象。蓟马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容易发生,11—12月和 3—5 月是高发期。

1.2.3 夜蛾类 夜蛾类是危害樱桃番茄的主要食叶钻蛀害虫,在不同器官上均能表现出危害症状,叶片受害会导致叶片缺刻;幼蕾受害后会导致变黄脱落;幼果被蛀食,会导致果实被逐步被掏空;在成熟果实上蛀食部分果肉,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不同夜蛾发生高峰期存在差异,但普遍在高温高湿环境、时晴时雨天气危害最为严重。

1.2.4 烟粉虱 烟粉虱(图 3)是樱桃番茄上常见的刺吸害虫之一,会吸食叶片汁液,造成樱桃番茄叶片出现白斑、叶片变薄、叶脉叶柄呈半透明状、生长衰弱等症状。烟粉虱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容易发生,8—9 月是烟粉虱的高发期。

2 广西地区樱桃番茄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2.1 农业及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方面。首先,合理调控种植密度是关键,适当增加株行距可以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从而抑制灰霉病、早疫病等真菌性病害的滋生。其次,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同时阻隔土壤中的病原菌与植株接触,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叶和杂草,减少病原菌的繁衍场所,清除害虫的栖息地,进而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物理防治方面,针对病害,可通过高温闷棚、硫黄熏棚对设施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针对虫害,可利用害虫的趋向性进行诱捕,如通过悬挂黄色粘板诱捕蚜虫、蓟马、烟粉虱,使用诱虫灯诱杀夜蛾类;此外还可以通过覆盖银灰膜驱避蚜虫。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控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和拮抗作用来抑制有害生物的繁殖和蔓延。在病害防控方面,主要通过拮抗微生物进行病害防治。如利用木霉菌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灰霉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通过在土壤中施用木霉菌孢子悬浮液,还能激发植物自身的抗病性,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在虫害防控方面,主要包括“以虫治虫”和生物农药两种,如瓢虫和草蛉等捕食性天敌控制蚜虫、蓟马;利用丽蚜小蜂、瓢虫、草蛉、捕食蝽、捕食螨等天敌可控制烟粉虱;利用叉角厉蝽捕食夜蛾;采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施氏线虫等防治夜蛾类幼虫;使用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蚜虫、蓟马、早疫病等;使用齐墩螨素、新植霉素等防治螨类。另外,可以通过种植万寿菊、薄荷等驱虫植物,利用其散发的特殊气味来驱赶害虫,达到防虫的目的。最后,生物防治需要长期、持续地应用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平衡的维护,避免过度依赖单一防治手段,而应与其他防控措施相结合,构建综合性的病虫害防控体系。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广西地区樱桃番茄病虫害防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见效快、防效高,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暴发和蔓延。表 1 为广西地区樱桃番茄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药剂。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超标;二是应当合理轮换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性;三是要科学把握施药时机和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四是应当将化学防治作为保留手段,优先采用无公害防治方法,应用时与其他防控措施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性的病虫害防控体系,以实现樱桃番茄的绿色、高效生产。

表1 广西地区樱桃番茄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药剂

3 结 语

病虫害防控是保证樱桃番茄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环节。有效防控樱桃番茄病虫害需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种植户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控种植密度、改善通风条件、科学施肥和灌溉,为樱桃番茄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同时,应当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推动绿色防控理念的实践。化学防治仍是当前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种植户在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严格把控用药时机、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并注意药剂轮换使用,以防止病虫产生抗性。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