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夜里的玉华阁。外面寒风呼啸,飘落着零星的雪花。尽管多盆炭火烧得通红,还是让人感觉到寒冷。殿内弥漫着压抑、沉重的气息,赵佶蜷缩在龙床上微闭着双眼许久不说话。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夜里的玉华阁。外面寒风呼啸,飘落着零星的雪花。尽管多盆炭火烧得通红,还是让人感觉到寒冷。殿内弥漫着压抑、沉重的气息,赵佶蜷缩在龙床上微闭着双眼许久不说话。
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兼侍讲吴敏轻轻地叫一声:“皇上……”赵佶仿佛受到了惊吓,睁开眼慌乱地挥手道:“别再叫我皇上,叫道君即可。”说完他盯着吴敏问:“你看哪天可以……”吴敏没有听出赵佶话中的意思,回答道:“臣方才禀报过,若过三日恐生变故。”他看了看四周,继续说:“郓王已经知晓禅位之事,现在对大内加强了守卫,并在拉拢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衙重臣……”
赵佶从龙床上坐正了身子打断他说:“朕刚才掐算过了,明日就是吉时。”他转向尚书左丞李邦彦问道:“我禅位后能否还留在皇宫?”李邦彦想了想说:“陛下还是居住在宫外比较安全。”赵佶又试探着问:“是否以生病的理由禅位?”吴敏劝谏道:“陛下诚心禅让,不必如此。”赵佶沉吟一会说:“容朕再想想,你们都退下吧。”
宣佑门内的一间厢房内,郓王赵楷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宦官气喘吁吁地进来报告说:“皇上明日禅位,吴敏留宿学士院,连夜草拟诏书。”赵楷看向梁师成、王黼、童贯等人:“没想到父皇这么快决定,之前的计划全打乱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黼说道:“王爷不必担忧,看来皇上是要急着出巡东南。现在朝中大臣一多半拥护王爷。况且王爷现在仍是皇城司主帅,手中有近三千禁卫军,整个皇城都在王爷手中。明日禅位之时王爷便封锁皇城,以护驾为名闯进殿内,届时大事可成。”
赵楷点头同意:“终究是不能伤了父皇。”梁师成劝道:“皇上急于禅位是要去东南避难,若汴梁失守则可在江宁复位。若汴梁无事则可返回,以太子年少为由继续理政。王爷若事成必须幽禁皇上于宫中,不让他出行。”
这边众人秘密商议夺宫事宜,那边东宫太子赵桓也在不安地徘徊着。他已得知明日禅位的消息,此时正等待老师耿南仲的到来。相比郓王赵楷,赵桓没有多大势力,不管是外朝还是宫里的宦官支持他的人并不多。而赵楷更为宋徽宗所喜爱,掌管皇城司手握重兵。宫里早已疯传皇上有意禅位给郓王。
耿南仲匆匆赶到,赵桓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拉住耿南仲问道:“老师,父皇明日禅位,我该如何是好?”耿南仲不紧不慢地笑道:“皇上若真要禅位给你定有严谨的安排,也不会让玄武门兵变兄弟相残的事情发生。”
这时宦官来报:步军都虞候何灌奉旨接管了禁中,今夜大内禁中只准进不准出。耿南仲大喜:“大局已定,皇上这是在保护太子殿下。明日禅位你要拼死力辞,做出软弱可怜的样子。臣已经和宰相白时中等人秘密商议,誓死保全太子顺利登基。”
赵佶似乎是一夜没睡,苍老了许多。吴敏看着这位44岁的皇上一夜之间胡须头发都花白了,心中一阵酸楚,不禁流下泪来。赵佶取出亲笔手谕交李邦彦:“郓王罢职……别让他乱动,吴敏升任门下侍郎。”他又转向吴敏:“必须称病退位,以免生乱。诏书要写明朕不能修政事、服远夷之意,此举乃承天意、安宗庙、利百姓。”吴敏和李邦彦含泪退下,赵佶静静地等待外朝宰相率领群臣进来奏事。
赵楷瘫坐在椅子上,一夜之间自己的兵权没有了,在身边的也只有十几个亲信而已。他很愤怒,恨不得现在就去杀了赵佶杀了赵桓。童贯趁乱悄悄地退了出去,转身就直奔太子东宫跑去。梁师成从外面回来,贴近赵楷耳边说:“我组织了七八十个忠于王爷的内侍,他们都在外面待命。我现在去玉华阁观察形势,那边的内侍都是咱们的人,随时传递消息。听我暗号,王爷就带人冲进去。”
群臣一件一件地奏陈北方之事,处理完这些事务就到了午后,百官等着散朝。赵佶此时看着宰相蔡攸叹道:“朕向来是个性子刚烈之人,没想到竟然被这种不讲信用的小人所迫害。”说完眼睛一翻昏厥过去,从龙床上滚落在地。
群臣大惊,纷纷围上去施救,宰相白时中呵退众人,命内侍把赵佶抬到宣和殿东阁进行救治(宣和殿离新皇帝登基的大殿近)。赵佶在寒风中被内侍抬着往宣和殿东阁奔去,大臣们则在后面哭喊着跟随,如同送葬一般。到了宣和殿东阁,赵佶苏醒。他张着嘴啊呜、啊呜地示意自己不能说话,拿过纸笔写道:“朕已半身不遂,如何主事?”
群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既然不能主事那就让位吧。赵佶见群臣不语,又写道:“皇太子可即帝位,朕以教主道君退居龙德宫。”并下旨召太子及三衙重臣。赵桓早已在殿外等候,听说召见,立即哭着跑进来跪在赵佶面前说什么也不愿意继位。
童贯这时候觉得表现的机会来了,他上前把赵佶龙床上的黄袍拿下来披在赵桓身上。赵桓撤下黄袍又盖在赵佶身上。赵佶写道:“你不接受就是不孝!”赵桓用头撞着龙床哭喊道:“儿臣不能接啊,父皇春秋鼎盛,任何事都能转危为安的。”赵佶再也装不下去了,起身冲大臣们怒叱:“你们都愣着干啥?还不扶太子去大殿登基!”说完命内侍强行架着赵桓去福宁殿登基。赵桓痛哭流涕,拼命挣扎,身子一挺竟然昏厥过去。
白时中见状也不救治,让内侍抬着赵桓去大殿。众臣簇拥着跟在身后,一时间东阁变得冷冷清清。赵佶一人躺在龙床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梁师成冲身边的宦官使个眼色,那宦官会意,出门就去给赵楷报信。众人乱哄哄地进入福宁殿,还没等赵桓苏醒过来白时中就高喊道:“群臣拜见新天子!”
这时天色已晚,大殿内燃起宫灯,百官急忙分站两边,按职位寻找自己站班的位子。白时中看见众人有序排列安静下来说道:“不等太上皇了,先宣读禅位诏书,我来主持此事。”
殿外一阵喧闹,有人来报说郓王带领几十名内侍要闯进来,被奉命把守殿门的步军都虞候何灌阻挡,双方正在冲突中。殿内众臣闻听有人欢喜有人忧。赵桓此时也苏醒过来,挣脱内侍搀扶,快步奔向龙椅。李邦彦看看吴敏大喊道:“大家都不要慌乱,速召太子旧臣耿南仲进殿主持大局。”吴敏心神领会,朝殿外走去。
步军都虞候何灌持剑拦在赵楷面前,他的几十名手下都亮出了兵刃和赵楷身后的内侍对峙,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何灌好言相劝赵楷:“大事已定,王爷还是接受事实吧,若要硬闯就先杀了臣下。”吴敏走出来对赵楷说:“太上皇有旨意,郓王去宣和殿觐见。”大殿内赵桓坐上龙椅,群臣山呼万岁,声音响彻整个皇宫。赵楷知道大势已去,遣散了内侍跟随吴敏往宣和殿走去。
昏暗的宫灯下赵佶躺在龙床上倍感凄凉,他从未有过如此的清冷和孤寂,大臣们都在围着新皇帝朝拜。他似乎有点后悔,可是为时已晚。赵楷和吴敏走进来,赵佶抬抬手示意赵楷走近自己。他看着很像自己的三儿子,缓缓地说:“朕不做亡国之君,你也不能做。你很像朕,处处学朕,可是你始终都学得不像。朕知道,朝中支持你的官员很多,尤其是梁师成,他上蹿下跳就是为了把你扶上帝位。朕让你建功立业树立威信,可是你失败而归。”
赵佶拉着赵楷的手继续说:“随朕南下吧,丢了汴梁还有长江天险,还有江宁,至于你大哥……由天听命吧。”十二月二十四日,赵桓首次临朝崇政殿。百官朝贺时天现异象:太阳呈现五色光晕,接着出现双日互相荡漾、缠斗。宫里谣言四起,纷纷说“禅位有误”。吴敏请斩惑众者,赵佶忙着南下“烧香祈福”根本无暇顾及这些,他对李邦彦说:“这都是梁师成散播的。”
执政大臣欲密奏,赵佶呵斥道:“岂可私下奏事!你应该去奏明皇上!”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赵佶从江南“烧香祈福”返回汴梁。宋钦宗赵桓首先处理的是三弟赵楷,将赵楷改封为凤翔彰德军节度使、凤翔牧兼相州牧。其地位表面上略有上升,但实权完全丧失。
接着宋钦宗让赵佶立即迁出皇宫,赵佶含泪迁出龙德宫,跟随他的宠臣、宦官皆痛哭流涕。至此宋徽宗父子三人的帝位博弈落下帷幕。
来源:长安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