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5月8日,印巴两国间的军事冲突态势因一则“重磅消息”再度升级。印度多家媒体在9日纷纷报道,称印度海军在“朱砂”行动中开辟新战线,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战斗群出击,从海上方向对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发动袭击。多个印度自媒体更是配发所谓卡拉奇港被炸的“现场
当地时间5月8日,印巴两国间的军事冲突态势因一则“重磅消息”再度升级。印度多家媒体在9日纷纷报道,称印度海军在“朱砂”行动中开辟新战线,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战斗群出击,从海上方向对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发动袭击。多个印度自媒体更是配发所谓卡拉奇港被炸的“现场视频”,声称在印度航母空袭下,卡拉奇港“陷入一片火海”。这一消息瞬间在印度互联网上激起千层浪,众多因印巴空战失利而郁闷的印度网民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纷纷“欢呼伟大胜利”,为印度军队的“英勇表现”喝彩。
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对这一消息进行深入探究时,却发现其中漏洞百出。首先,从信息源来看,包括印度主流媒体在内的外媒均未报道印度航母袭击卡拉奇的消息。经过溯源,该消息竟是由印度自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率先发布,随后多个印度媒体未经核实便进行了转发。这就好比一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对于印度航母参战一事,印媒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在印度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主流媒体,要么对这一消息保持沉默,要么进行了“事实核查”。印度主流媒体的结论是,“维克兰特”号航母战斗群在印巴冲突爆发后确实部署在了阿拉伯海,对巴基斯坦海岸线进行威慑,但目前印度官方并未宣布或证实该航母参战,更不用说对卡拉奇的打击了,印媒也无法独立核实这一消息。这就如同一个被吹得鼓鼓的气球,看似庞大,实则一戳就破。
虚假“现场视频”背后的真相:信息战与舆论战的暗流涌动
随着调查的深入,最早发布印度航母袭击卡拉奇的印度自媒体露出了马脚。国外军事媒体发现,其发布的所谓卡拉奇港“陷入火海”的视频,实则是2月1日美国费城飞机空难的现场视频,与印巴冲突毫无关系。这一发现,无疑是对所谓印度航母参战消息的致命一击,也让印度方面在国际舆论场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其实,在本轮印巴冲突爆发之后,印度方面就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动了高强度的信息战和舆论战。在巴基斯坦宣布击落包括“阵风”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并且有大量现场照片公开后,印度媒体或网民便开始发布大量假消息试图混淆视听。他们一方面否认本方战机被击落,另一方面则大肆传播击落巴战机的假消息,试图误导国际社会的认知。这种行为就像是在战场上耍起了“障眼法”,企图用虚假的信息来掩盖自己的劣势,同时给对手制造麻烦。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面战场上的较量固然重要,但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舆论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度此次在航母空袭消息上的造假行为,正是其认知作战的一环。他们试图通过制造虚假的“胜利”消息,来提升国内民众的士气,挽回在空战败北后面临的舆论压力。然而,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国际社会对印度的诚信产生质疑。
真相与谎言的碰撞:印巴冲突中的军事行动与舆论博弈
从军事行动的实际进展来看,在印巴空战结束后,印军确实对巴基斯坦境内发动了新一轮的打击。印巴军方证实,大批印度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了巴境内拉合尔、卡拉奇在内的多个军事目标。但巴军方也毫不示弱,声称击落了29架无人机,并指出印军的无人机袭击效果不佳。这表明,在实际的军事对抗中,双方都在采取相应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然而,与实际军事行动相比,舆论战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在信息时代,舆论可以迅速传播,影响国际社会对冲突的看法和态度。印度通过自媒体发布虚假消息,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上风,但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虚假消息终究无法掩盖事实真相,一旦被揭穿,不仅会让印度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还会让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巴基斯坦方面在面对印度的舆论攻势时,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巴基斯坦网友拍摄照片,称卡拉奇港“一切平静”,用实际行动来回应印度的虚假宣传。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回应方式,比单纯的口头辩解更有说服力,也让国际社会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冲突的真实情况。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