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姨疯狂打call!她如何让70岁老剧团火成顶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9:45 1

摘要:在上海,要是问路边遛弯的阿姨们平时爱看啥,十有八九都会提到长宁沪剧团。今年这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剧团又火出圈了!国庆期间,虹桥艺术中心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们举着灯牌、扯着嗓子喊“陈甦萍”的架势,跟追当红明星没啥两样。这位带着剧团走过40年的“主心骨”,到底有啥

在上海,要是问路边遛弯的阿姨们平时爱看啥,十有八九都会提到长宁沪剧团。今年这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剧团又火出圈了!国庆期间,虹桥艺术中心的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们举着灯牌、扯着嗓子喊“陈甦萍”的架势,跟追当红明星没啥两样。这位带着剧团走过40年的“主心骨”,到底有啥本事?

19岁登台就成大明星,她把沪剧玩出花

陈甦萍的沪剧路,开头全靠运气。19岁那年,剧团排《秋海棠》,正愁找不到会武术的女演员,扎着麻花辫的她被导演一眼看中。谁能想到,这个从没演过主角的小姑娘,往台上一站,直接把观众看呆。首场演出结束,台下的老戏骨们全都站起来鼓掌,从那以后,剧团的主角位置就被她稳稳“拿捏”。

别人都在模仿前辈,陈甦萍偏要自己闯条路。她把石派的软糯、丁派的干脆,全都揉进自己的唱腔里,还发明了“五派联唱”的绝活。演《棒打无情郎》投江那段,前一句还是婉转的杨派,下一秒突然变成激昂的王派,台下观众听得直拍大腿:“原来沪剧还能这么唱!”

40年演了50多部大戏,陈甦萍留下数不清的名场面。去年出的唱腔专辑刚上架就被抢空,有老戏迷翻出家里的旧录音机,天天跟着学唱。用上海话说,她就是沪剧界的“全能王”,演啥像啥,唱啥火啥。

剧团穷得发不出工资,她咋带着大家逆袭?

上世纪90年代,戏曲行业集体“凉凉”。长宁沪剧团最惨的时候,演员们工资少得可怜,连盒饭都得省着吃。眼看着同事们一个个转行,陈甦萍却做了个“傻决定”——推掉《上海一家人》主角的邀约,带着剧团进京参赛。

那段时间,她白天当演员,晚上当“打杂工”,道具坏了都自己修。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的情怀》一下子拿了11个大奖。演出结束,台下观众哭着喊“再来一段”。从那以后,长宁沪剧团彻底打响了名气。

2006年接手团长时,好多人劝她“别犯傻”,她偏要带着剧团搞创新。把《雷雨》演到爱尔兰,外国观众看完直呼“这就是中国歌剧”;拍沪剧版《文红老师》上央视,重播8次打破纪录。最牛的是《废墟上的爱》,一口气连演60场,场场爆满,黄牛票都被炒翻了倍。

70岁老剧团玩出新花样,00后都追着喊“陈老师”

今年剧团70周年庆,直接甩出王炸。新戏《原野》大胆启用90后演员朱桢,陈甦萍天天陪着她抠细节。演出当天,朱桢谢幕时紧张得直发抖,台下突然响起整齐的“朱桢加油”,原来是陈甦萍偷偷组织了粉丝团。

更绝的是《小巷总理》3.0版,把垃圾分类编成沪剧唱词:“湿垃圾装袋要扎紧,干垃圾扔进灰桶里”。这么接地气的歌词,让年轻观众听得停不下来。现在剧团排练厅,天天能看到00后背着吉他,用沪剧腔调翻唱流行歌,玩得比谁都嗨。

采访时陈甦萍说得实在:“我就是个唱戏的,能在长宁剧团干一辈子,值了!”这话不假,40年从台前到幕后,她带着这个区级小团,硬生生闯出一片天。现在走在上海街头,时不时就有人拉住她:“陈老师,啥时候再出新戏?我们全家都等着呢!”

来源:奇妙圆月x9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