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俗称“阳痿”,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据统计,4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加剧、社会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勃起功能障碍的发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俗称“阳痿”,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据统计,40岁以上男性中约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加剧、社会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男性生活质量、情感和婚姻的重要健康问题。
在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中,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伟哥”类药物(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统称,简称PDE5抑制剂)是当前国际诊疗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其中他达拉非(Tadalafil)因为具有分子剂量小、半衰期持久和药效温和等特点,受到诸多男性的依从和喜爱。特别是因为独特的长效(药效窗口期36小时)药代动力学优势,低剂量他达拉非(5mg剂型)已经被EAU(欧洲泌尿外科诊疗指南)、AUC(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推荐每日规律服用。
但药理学、解剖学和临床医学实践表面,他达拉非虽然是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并不能治愈勃起功能障碍,因为勃起功能障碍的主要器质性病因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后,无法分泌足够数量的一氧化氮(NO),而一氧化氮的缺乏,就会导致海绵体血管内的cGMP(环磷酸鸟苷,一种能够促使阴茎海绵体血管扩张的信号分子)减少,从而出现海绵体血管不扩张、或者无法有效扩张等情况。而他达拉非的运用本质是间接增加cGMP的浓度,并非治疗或者解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以他达拉非是一种“对症”治疗药物,而不是“对因”治疗药物。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既然他达拉非无法治愈勃起功能障碍,为什么在临床上,医生会推荐患者持续低剂量(5mg)的规律用药呢,为什么不能按需使用药物呢?主要原因是因为对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而言,持续的规律给药,会有3个好处,而这3个好处是按需给药无法获取的:
前面已经说到,勃起功能障碍的核心病理机制之一是阴茎海绵体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这与衰老、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临床医学实践表明,他达拉非的持续规律给药,具有以下作用:
● 他达拉非的低剂量持续给药,可以长期稳定地抑制PDE5酶活性,增强NO-cGMP通路的功能,改善血管舒张反应,这有助于恢复阴茎血管的顺应性、提高血液灌注能力;
● 在某些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规律服用甚至对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都有一定改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勃起功能,也可能对预防心血管事件(如冠心病)具有辅助意义,体现勃起功障碍作为心血管疾病早期预警信号的临床价值。
长期勃起功障碍,会导致阴茎海绵体缺血性变性,包括:
平滑肌比例减少;胶原纤维沉积增加;海绵体血管弹性下降,静脉漏现象加重。这种退行性变化进一步削弱自然勃起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动物模型及人体研究显示:
● 他达拉非规律服用能维持或恢复海绵体平滑肌-胶原比值;
● 有助于预防海绵体纤维化进程;
● 改善夜间勃起频率和质量(夜间勃起是阴茎组织维养的重要机制)。
这意味着,规律服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功能性维护和组织保护”作用。
勃起不仅是生理反应,也是一种“条件反射”:
● 长期勃起功能障碍会导致中枢性性兴奋反射通路(丘脑—下丘脑—脊髓)敏感性下降;
● 失望、焦虑、屡次失败等体验强化了心理抑制反应,形成“表现焦虑”和“性回避”。
而规律服用低剂量他达拉非,促使身体具有稳定的血药浓度,这种“持续给药-稳态浓度”的效应有以下好处:
● 不依赖具体的性行为计划,使性活动更随性、自然;
● 药效持续存在,提高性生活成功几率;
● 降低因失败造成的心理压力,帮助重建性信心。
这一机制也被称为“心理-生理协同康复路径”,在心理性或混合型勃起功能障碍中尤为重要。
他达拉非是作为一种PDE5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干预、抑制PDE5酶,间接增加cGMP(环磷酸鸟苷,一种能够促使阴茎海绵体血管扩张的信号分子),从而达到增强性刺激下的血管扩张和血流灌注,以此来达到改善勃起功能的目的。它本质上是“对症药”,并不能治愈勃起功能障碍(ED)本身,尤其无法消除引发ED的根本病因,如衰老、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神经损伤或心理障碍等。虽然他达拉非无法治愈勃起功障碍,但持续规律给药,仍然可以起到血管内皮功能的长期改善、抑制干预阴茎结构退行性变化和重建性反应通路与心理自信等作用。所以,他达拉非的持续给药是有价值的,遵循国际诊疗指南(EAU、AUC)保持规律的用药习惯,将带来疾病和心身的长期获益。
Pattanaik S, et al. (2019).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Control Trial Using Tadalafil》Bocchio M, et al. (2009).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reduces psychological distress》El-Sayed MI, et al. (2013). 《Mechanism of endothelial cyto-protective and thrombo-resistance effects of sildenafil, vardenafil and tadalafil in male rabbit》Mykoniatis I, et al. (2021). 《Assessment of Combination Therapies vs Monotherapy for Erectile Dys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Choi JB, et al. (2019).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ilot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aily low dose tadalafil on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来源:卢医说泌尿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