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5:19 1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变革的有力举措。东北农业大学坚持数字赋能、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牢牢抓住数智时代为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机遇,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切实增加精品教育资源供给,以加强人工智能的前瞻性布局来稳步推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数字化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变革的有力举措。东北农业大学坚持数字赋能、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牢牢抓住数智时代为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机遇,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切实增加精品教育资源供给,以加强人工智能的前瞻性布局来稳步推进学校学科专业、教学教材、课程建设等数字化变革,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期推动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高质量发展。学校立足农科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在新征程背景下践行新使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重构教育教学体系的新路径,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化人工智能与教、学、管、研、评等场景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优质课堂。

打造智慧教学平台 提升教育教学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引进智慧化学习平台,为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平台支撑和服务保障,促使教育教学工作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注重智慧技术、智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拓宽教学范围与领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现纵深化发展。智慧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依托线上平台辅助实现精准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依托智慧树平台推动智能化教学改革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军事理论课授课借助智慧树平台进行线上教学,采用“名师教授授课+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立足办学优势和师资力量,发挥教育资源反哺社会的功能,将新技术新场景植入课堂教学,与新疆塔里木大学合作,借助智慧树平台举办同步直播互动的智慧课堂,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

创建虚拟现实教学环境 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东北农业大学依托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构建虚拟现实教学环境,为学生参与实验操作、项目研发以及科研创新提供新场地,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沉浸式参与技能训练与实验模拟,增强教育教学的趣味性与交互性,有效节省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性。立足办学定位与育人特色,构建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虚拟现实课堂,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欲望,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需求。

学校升级改造新型智慧教室,推动“5G+智慧教育”的深度融合,重构教学模式与教学场景。创新实践教学场景与方式,以虚拟仿真2.0技术为支撑,为学生创建实时互动空间;以多人协同虚拟仿真云交互学习系统为保障,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带来真实化的实践操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创新教学模式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东北农业大学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例,通过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创建灵活、多样、交互的学习环境,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渠道,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反思有机融合,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通过合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比重,以科学合理的混合式教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借助智慧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将教学课件、案例资料、课后练习等内容上传至平台,确保与线下教学内容相互补充,让学生能够及时学习与巩固知识;线上平台设置讨论区、任务布置及批改区,用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率;利用平台反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数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逐一突破教育教学难点,在数据驱动下实现精准教学。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教师作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推动者和助力者,对人工智能要有清晰、正确的认知,且具备较高的数字化素养,才能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智力支撑。东北农业大学不断优化教师培训发展机制,结合数字化教育的现实需求,围绕智能化管理系统及智能技术应用开展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设计智能教学方案的水平;引导教师创设辅助智能学习场景,有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学校将提升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举办人工智能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校外专家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辅导,加深教师对人工智能的价值作用及在农业领域实践应用的了解,拓宽教师的知识边界。引导教师深入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帮助教师牢牢把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新机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全力加快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的进程。为深入开展新形态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学校举办知识图谱助力教育教学智能化探索专题讲座,深入探讨知识要点系统性构建的新路径,有效提升教师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能力。

创建智慧校园环境 培养学生数智思维

东北农业大学积极创建智慧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与交流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师生提供多样的智慧化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创新学生的数智思维,以数智技术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及终端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娱乐及智慧生活服务的人文校园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为切实培育学生的数智化思维,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数智化实践,并扩大数智化宣传推广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推广应用且不断普及的现实背景下,学校图书馆系统梳理馆藏文献及图书市场上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文献,重新设计制定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的藏书目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新需求。聚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围绕农业实际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智慧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结合数智化技术的发展要求,为学生数字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提供平台支撑。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数智化素养,举办第十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东北农业大学校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业灵感,同时为农业装备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立足黑龙江省智慧农业建设的新要求,举办智慧农业领域知识讲座,邀请光谱技术领域专家开展成像光谱技术专题讲座,不断拓展智慧农业教育范围,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校推进智慧农业领域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解决智慧农业关键技术问题。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智能土壤”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黑龙江省智能土壤联合实验室”,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针对黑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在学术研究层面推动黑土地的保护与综合防治。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深度变革,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全新机遇。面对新征程新起点,东北农业大学将持续围绕农科优势,继续坚持开放办学,践行新使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重构教育教学体系的新路径,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新方法,深化人工智能与教、学、管、研、评等场景的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思维理念和技术平台,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赵 禹)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