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霓虹闪烁的市井街角,一家名为“醉生梦死”的地下歌厅里,一只黑皮秃头的鸭子正用蹼爪擦拭着沾满油渍的盘子。它没有名字,客人只叫它“秃毛”。16岁那年,它因在池塘边带头霸凌同类被开除鸭籍,流落至此。
**《黑羽癫狂录:一只鸭子的魔幻成名史》**
### **一、堕世:从歌厅杂役到剽窃狂魔**
在霓虹闪烁的市井街角,一家名为“醉生梦死”的地下歌厅里,一只黑皮秃头的鸭子正用蹼爪擦拭着沾满油渍的盘子。它没有名字,客人只叫它“秃毛”。16岁那年,它因在池塘边带头霸凌同类被开除鸭籍,流落至此。
歌厅的廉价音响日夜轰鸣,秃毛的耳膜被劣质情歌反复冲刷。某个深夜,它偷喝了客人剩下的半瓶二锅头,醉醺醺地爬上舞台,用喙啄响了无人看管的电子琴。键盘手怒骂着踹它下台,却不知这畜生暗中记下了所有和弦——它开始写歌了。
可惜天赋与野心从不共生。它写的《嘎嘎恋曲》被客人嘲笑“像溺水的蛤蟆叫”,《午夜池塘泪》更被老板直接扔进垃圾桶。绝望之下,它盯上了后台堆积的投稿demo。某个雨夜,它盗走三首未署名的曲子,稍加篡改后以《孤羽》《黑水谣》之名发表,竟在郊区养鸭场小范围走红。
### **二、疯魔:自宫闭关与出关复仇**
抄袭终究难成大器。当网络骂声如潮水涌来时,秃毛做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法事——它效仿古代宦官,挥刀自宫,宣称“断欲求真”。闭关十年间,它用激素药物催生诡异的高亢嗓音,将 stolen 的民谣改编成暗黑风嘶吼,更从垃圾堆捡来一把生锈的东洋刀,每日对镜练习“哭丧脸刀法”。
2024年惊蛰,秃毛破关而出。它注册了短视频账号,第一条视频便高举东洋刀劈碎四大歌手的CD,配文:“乐坛已死,唯我渡魂!”随即发动鸭粉军团,以“揭露黑幕”之名对四位顶流进行24小时网暴。当受害者抑郁退网时,它却在直播中嚎哭:“艺术必须流血!”
### **三、癫狂:算法傀儡与鬼影重重**
秃毛深谙流量密码。它发现平台算法偏爱“极端情绪+争议行为”,便设计了一场精密表演:巡演舞台上,它左手持刀劈砍空气,右手攥话筒发出电锯般的颤音;唱到高潮处突然跪地磕头,额血混着眼泪滴满舞台。粉丝们疯狂刷屏:“真实!这才是艺术!”
为巩固“悲情教主”人设,它宣布捐赠2600万给“自闭症鸭童基金会”,事后却被扒出账目仅到账26元。面对质疑,它冷笑:“善心岂能用金钱衡量?”与此同时,两名徒弟因私下抱怨剥削遭其幕后团队曝光隐私,最终一只跳塘自杀,另一只患上失语症。
农历除夕夜,有狗仔拍到秃毛潜入废弃神社,对着牌位三跪九叩。照片泄露后,它竟直播回应:“祭奠亡灵是最高级的艺术行为!”当夜,它的新歌《鬼火照我羽》冲上热榜第一。
### **尾声:疯癫时代的黑色图腾**
如今,秃毛的巡演门票炒到万元一张。乐评人斥其“文化丧尸”,学者分析它是“后现代解构主义的畸形产物”,而更多年轻鸭群则高喊“它活出了真实”。
或许,这只黑羽疯鸭从未存在,又或许,它正是这个时代的倒影——当流量成为终极信仰,癫狂便是最理性的生存策略。
来源: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