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梨树黑星病“高发期”,对症用药正当时,轻松应对“烦心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05:45 1

摘要:5月是梨树黑星病在梨树上“显病”的重点时间节点,因此,作为果农来说,要多到果园中去检查和细心观察一下,只要有“梨黑星病”露头显症,就应该及时用药,将其病害发生率抑制或者矫正在“可控”范围之内,减轻梨黑星病对梨健壮生长发育的危害。

梨黑星病扰果园,绿叶黑斑映日晖。农人挥汗忙防治,望得金秋果满园。

5月是梨树黑星病在梨树上“显病”的重点时间节点,因此,作为果农来说,要多到果园中去检查和细心观察一下,只要有“梨黑星病”露头显症,就应该及时用药,将其病害发生率抑制或者矫正在“可控”范围之内,减轻梨黑星病对梨健壮生长发育的危害。

图片01):梨黑星病预防

梨黑星病,果农又将之称为梨疮痂病、梨雾病,是梨树上主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以其广泛的侵染范围和严重的危害程度而著称。因此,梨黑星病对于果农来说,成为其在梨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烦心事”。

梨黑星病综合防控做不好,做不扎实,只要梨大面积患上梨黑星病,就等于说果农朋友一年的种植效益归零。

图片02):择机对梨树黑星病进行治疗

本期图文,我们继续以“梨黑星病”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梨黑星病”综合防控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梨黑星病对于果农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但每年在田间,梨黑星病总是“防不住”。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果农朋友与梨黑星病做着“猫和老鼠”的游戏。

图片03):梨黑星病在幼果上“显症”

“梨黑星病”能侵染1年生以上枝的所有绿色器官,包括叶片、果实、叶柄、新梢、果台、芽鳞和花序等,但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梨黑星病”叶片受害时,初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出现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不规则形淡黄色(褪色黄斑)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并转变为黑色霉状层。

在气候干燥时,病斑可能呈现绿色且无霉层。叶柄受害则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同样产生黑色霉层,导致早期落叶,减少梨树叶片的光合作用。

图片04):梨黑星病用药综合防控

果实受害初期,表皮呈现淡黄色斑点,湿度大时转变为黑霉。随着果实生长,病斑逐渐凹陷并木栓化,果形异常,生长停滞,有时出现龟裂(或者开口)。

后期病部果肉变硬,具苦味,果实易提早脱落,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丧失梨果的商品附加值和食用价值。

图片05):梨黑星病在幼果上“显症”

梨黑星病的发病时间因地区和气候条件而出现差异。

在清江鹤寄居地,海拔高度在900米~1100m,每年梨黑星病的“预防用药”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梨黑星病高发期在5月中旬,也就是说在5月中旬至下旬,梨黑星病病斑在梨叶片叶柄等生长发育部位“显症”。5月中旬前还没用药“预防”的果园,或多或少都有“中招”的迹象。

图片06):幼果上的梨黑星病“病斑”

然而,在纬度较高的北方梨产区,如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梨黑星病通常在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芽梢,再经27-52天出现病叶,37-97天后出现病果。6-8月为病菌侵染梨叶芽的主要时期,其中8月份最为严重。6-8月为雨季发病盛期,此时叶片和幼果的受害程度尤为严重。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降雨早晚、降雨量大小和持续天数长短是影响梨黑星病病害发展的重要条件。

图片07):梨黑星病在叶柄果梗上“显症”

雨季早而持续期长,尤其是5-7月雨量特多,日照不足,空气湿度大时,就容易引起梨黑星病的病害流行。

冬季落叶上形成的子囊壳需要有一定降雨和地面湿度,同时需要较暖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梨黑星病在5℃~30℃间均可发病,但以15℃~20℃为最宜,高于25℃以上,梨黑星病发病率急剧降低。“病芽梢”是梨黑星病的“发源地”,是最先最容易遭遇危害的梨生长发育 部位。

图片08):加强梨黑星病综合防控

梨黑星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芽鳞、病叶、病枝、病果等部位越冬,次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借风雨媒介传播侵染。

新梢基部最先发病,成为重要的侵染源。因此,梨园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造成植株间通风不良、降雨多雨量大等因素都会加剧梨黑星病的病害发生。

针对梨黑星病的防控,果农朋友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图片09):优质丰产的梨树

在梨树“休闲季”,亦即秋末冬初,果农朋友要结合梨树的整枝修剪病梢,及时清除落叶、病果、杂草、枯死枝芽等病残体。

把各类“病残体”深埋或带出园外集中烧毁,清除越冬菌源。同时加强果园日常管理,给梨树多增施有机肥料,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梨树树势,提高综合抗病力。

梨树修剪分为“冬剪”和“夏剪”。“夏剪”就是梨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修剪。

图片10):梨黑星病在果实上的病斑

在梨树生长发育季节,果农朋友要及时对树冠内部“部分不合理枝条”进行清理和修剪,及时疏除徒长枝、过密枝,交叉枝或重叠枝。通过拉枝,捋枝,或者撑枝,使树体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透光条件。

对栽植过密的梨园,应适当间伐或改造树冠内层间距过低的树形。

定果后必须及时进行套袋处理,以有效防止果实受病菌感染。

套袋前需喷洒高效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预防。比如梨黑星病和梨蚜虫的药剂。

图片11):梨黑星病在幼果上“显症”

在清江鹤寄居地,不同的梨品种,对梨黑星病的“抵御”力是不同的。梨黑星病抵御力最好是梨品种是“湘南梨”,但湘南梨在市场上卖不起“俏价钱”,唯一的优点就是产量好,对黑星病的抵抗力强。

对梨黑星病抵抗力最差的是“黄金梨”(但套袋以后效果要好一点),其次是“黄花梨”“长十郎”“秋月梨”。

“新高梨”和“翠冠梨”处于“中”感抗性梨,好防亦好治,关键是抓准预防及治疗时间,不宜提前也不应该滞迟延后。

图片12):梨黑星病在幼果果柄上“显症”

在梨黑星病发病初期和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才是关键。

在梨树的萌芽期喷洒有效药剂杀灭病芽中的部分病菌;在梨树落花以后至果实膨大初期是病菌由病梢向幼叶、幼果转移的关键时期,此时需加强药剂防治;采收前1-1.5个月是病菌严重为害果实的时期,也应加强防治力度。药剂选择应根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

图片13):梨黑星病综合防控

可以在梨黑星病的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者50%啶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者20%丁香菌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者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者7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者30%嘧菌环胺悬浮剂500~600倍液,或者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者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液,或者4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者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者24%睛菌唑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雾茎叶处理即可。

梨星夜色寒,黑星蚀叶残。农人忧心如,防治待春还。

图片14):梨黑星病综合防控

梨黑星病虽然对梨树构成了严重危害,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梨黑星病”的发病症状、时间、规律和综合防控措施,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其危害程度,确保梨园的丰收和果农的经济效益。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健康、美丽壮观的梨果园而努力。

来源:清江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