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属于鲍特菌属,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发病持续时间长,特征性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典型病程可持续2至3个月,故称百日咳。百日咳主要影响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成
很多家长对此感到疑惑,什么是百日咳?如何分辨百日咳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百日咳是百日咳杆菌,属于鲍特菌属,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发病持续时间长,特征性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典型病程可持续2至3个月,故称百日咳。百日咳主要影响婴幼儿及5岁以下儿童,是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开展,成人百日咳也不在少数。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政策,将百白破三联疫苗(DTP,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百日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我国百日咳的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
百日咳鲍特菌侵入呼吸道后,会引起痉挛性咳嗽,由于气道狭窄,咳嗽时急速的气流通过狭窄部位会产生高声调吼声,也称为“鸡鸣样吼声”。
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是百日咳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具有传染性,以潜伏期至卡他期(发病2~3周)传染性最强。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百日咳患者,实验室检测是诊断百日咳的关键。针对百日咳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分离培养百日咳鲍特菌、PCR、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检测以及血常规等。目前实验室最常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地检测百日咳鲍特菌核酸。
1.接种疫苗:疫苗接种仍被认为是预防百日咳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2.注意卫生:要注意手卫生、在人流密集的场所注意佩戴口罩、房间定期通风等。
3.做好暴露后预防:有百日咳患者的接触史时,要积极进行暴露后预防,在暴露后21天内接受药物预防或者紧急接种疫苗。
4.增强体质: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及时就医:出现了如咳嗽、发热、喉咙疼痛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来源: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