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芳菲尽,青春正当时。宁波市鄞江中学以创新团课为载体,通过"大学生主讲非遗"与"中学生践行追锋"的双重奏鸣,为320名团校学员搭建起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的成长平台。当千年木偶戏遇见现代少年,当雷锋精神碰撞青春实践,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政教育在鄞江校园悄然绽放。
四月芳菲尽,青春正当时。宁波市鄞江中学以创新团课为载体,通过"大学生主讲非遗"与"中学生践行追锋"的双重奏鸣,为320名团校学员搭建起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的成长平台。当千年木偶戏遇见现代少年,当雷锋精神碰撞青春实践,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政教育在鄞江校园悄然绽放。
01 、大学生开讲非遗课 指尖传承木偶春秋
4月24日晚,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的黄慧滢同学,带着家族四代人的木偶记忆,受邀走进鄞江中学。在“木偶一线贯古今,非遗焕彩耀五洲”主题团课上,这位“00后”非遗传承人以太爷爷的工作台为切入点,将平阳木偶戏两百年兴衰史娓娓道来……
理论讲解后的实践环节掀起了高潮。从最初的“线缠手指”到渐入佳境的“挑眉嗔怒”,生硬的木质傀儡在学员手中渐生灵气。台下的同学时而被逗得捧腹大笑,时而因紧张的剧情屏住呼吸,整个报告厅沉浸在一片欢乐而又专注的氛围中。在“与木偶共舞”中,这场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让非遗真正“活”在了年轻一代的心尖上。
02、中学生践行追锋路 脚步丈量志愿精神
4月29日中午,“我的志愿之路”主题团课接棒开讲。陈斯楚同学现场展示了班级优化医院挂号流程的志愿服务案例,从“选择挂号”到“支付费用”的六步操作,体现出高效服务背后的细致与温情。通过拆解单词“VOLUNTEER”,更是赋予了志愿服务新的注解:真正的志愿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专业与温度解决问题。
洪熠馨、苏盈、吴安迪三位同学带来的“做追‘锋’少年”主题团课,分享了自己参加“慈团子”研学活动的经历。她们走访传统糕模匠人,在青石板上的凹痕里读懂“坚守平凡即非凡”的深意;参观双鹿电池生产线,从机械臂的精准运作中感悟“螺丝钉精神”的当代形态;探访大央科技环保驱蚊产品实验室,在显微镜下感受“科技向善方能造福社会”的现实意义。
“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成为全场共鸣的青春誓言。
两场团课虽主题各异,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核——用青年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大中学生的“跨龄教学”让知识传授更具亲和力;课堂讲授与田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使责任担当找到现实落脚点。大学生带来的文化厚度与中学生彰显的青春热度,共同绘就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的青春图景。
青春邂逅非遗彩,步履丈量志愿红。“非遗彩”与“志愿红”的交织,正是新时代思政课应有的模样——拒绝云端说教,扎根泥土生长,让少年与时代同频共振、并肩起航。
来源:魅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