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1月20日,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协同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和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实践探究展示交流活动,展现了朝阳区中小学在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教学中的做法和成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处处长吴雅星,朝
2024年11月20日,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协同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和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实践探究展示交流活动,展现了朝阳区中小学在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教学中的做法和成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信息处处长吴雅星,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沈欣忆、信息化科科长楚娜、基教一科张浩钰,朝阳区教育项目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戴伟明,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孙卫华,白家庄小学校长安海霞、党委书记刘飞,以及来自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的指导教师团队、朝阳区各学校的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教师发展学院基础素质培训中心主任胡秋萍主持活动。
白家庄小学安海霞校长通过精美的视频,向与会者展示了学校人工智能应用的课堂样态,并表达了对与会领导、老师的欢迎;教师发展学院孙卫华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推进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教师们要激流勇进,成为AI时代教育创新的“弄潮儿”。
北京师范大学王珏研究员以“AI赋能教学的典型场景研究”为题作专题培训。他从多个视角阐述了人工智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挑战和促进,强调开展教育对话是关键,以提问力、判断力、创造力为核心的高阶思维、素养培养才是目标。
上午的活动现场中,白家庄小学的郝林风、李伟丹、何霈然、伊宇、袁欣、王艳平老师分别作“介绍一种事物”“围绕中心意思写”“盘古开天地”“我的拿手好戏”“我们关心天气”“走进人工智能——探索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融合课。通过利用智能体评价课堂的学生的口语生成,提升表达能力的语文课;借助AI助手赋能课堂教学,助力学生依据课堂生成问题实时解决,突破重难点同时实现个性化学习的科学课等,充分展现出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成果。
下午,活动以两个分论坛的形式,在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和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本部校区同步进行,共有数学、英语和美术等8节展示课,通过现场和直播方式面向全区教师展示交流。
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的桂彬、吴楠、贾宁老师分别作“小数除法复习与整理”“What is he wearing?”“AI赋能课堂教学-编写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展示课。
展示课中,教师们巧妙导入主题,精心设计课堂,以AI赋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案例。
在专题汇报环节,白家庄小学副校长王婉、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主任杨阳、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副校长赵军、朝阳区实验小学罗马嘉园分校主任付颐蒙分别以“智能时代 智慧前行——AI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展望”“数智赋能精准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人工智能赋能课堂 促进学生美好发展”“智慧教学 共融共创教育新生态——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发展”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融合教育教学的实训研修和课堂案例进行了分享。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史陈新副主任在点评时指出,此次的活动“以点带面”,展现了朝阳各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百花齐放”。AI赋能的关键,是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开放的心态,促进技术融合与团队融合,关注伦理安全与知识安全。
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沈欣忆以“有信心、明方向、塑能力”高度概括了此次的活动和未来的期望。她指出,课堂教学呈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深度思考能力,建议教师们要以开放的学习心态,保持好奇心、主动了解、探究,区内种子选手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集团、区域发展,建设“宜学朝阳”,促进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实训工作中持续发力,实施了AI赋能教育教学专题培训及教学实践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此次活动是系列举措中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加强区域内展示交流,推动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入融合。未来,教师发展学院将继续探究人工智能在“教”与“学”的变革与创新,探索数智时代新的教育范式和形态,推动朝阳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助力朝阳教育更上新台阶。
来源:网媒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