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09:18 1

摘要:张逵出生于永州祁阳,今年三十有七,学习口技已有二十三年了。模拟自然界声音,嘴一张一合,一撇一咧,天上飞的,草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来了。鸟语更堪称一绝,观众蒙起眼睛,真还以为来到了鸟语林。

张逵在湖南口技界一枝独秀,尤擅鸟语,江湖绰号“百鸟张”。其个头壮硕,五官精致,头发梳得顺溜。平时,人缘颇好,笑呵呵的一张脸,带着春风和喜雨。

张逵出生于永州祁阳,今年三十有七,学习口技已有二十三年了。模拟自然界声音,嘴一张一合,一撇一咧,天上飞的,草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来了。鸟语更堪称一绝,观众蒙起眼睛,真还以为来到了鸟语林。

别看他成天笑呵呵的,其实受过不少苦,父亲去世早,母亲顽疾缠身,小时候,田泥中打滚,林子里爬树,追着母鸡“咕噜咕噜”学下蛋,蹲在地上学狗吠,风里来雨里去,永州山水滋养了他,给了他十足的野性和灵性。

唠嗑时,他随性学起了狗吠,太逼真,搞得楼上同事往下跑,以为是山狗闯入了院子中,看到是张逵表演口技,都乐了,还缠着他,让他再来上那么一两段。

张逵随性,直起身子,演起了初夏版的“百鸟争鸣”。听,布谷鸟来了,接着是四喜鸟,跟着有人吆喝,快下雨咯,快要下雨咯!呼!呼!呼!一阵雷电滚闪,哗!哗!哗!下起了大雨……

演毕,张逵额上冒出了热汗,我笑着说:“你这舌头练得活溜溜,鸟儿见了你,是否和你打招呼。”他说:“我一开口,鸟儿准会来,有时逗着它们打转转,自己也觉得很开心。”

有人担心,人工智能时代,这活儿容易被替代,我倒不这么想,口技表演倾注的是情感,仿得出声音,也仿不出张逵脸上千变万化的表情。

说起从事口技这一行,张逵念到了自己的几位大恩人,2009年去北京打工,拜口技大师牛玉亮为师,白天做保安,晚上住地下宿舍。回长沙后,拜大兵为师,偶尔还去笑工场走走场子。两位老师都是艺术界的伯乐,给了他十足的帮助,也让他学会了做人。

还有湖南省演艺集团原董事长陈介辉,2014年在永州市曲艺家协会成立时,张逵表演口技,陈总慧眼识才,将其引入到了省杂技团,当了一名专职口技演员。没有那次际遇,或许他现在还徜徉在永州的山水中。近10年来,他随团出访了五大洲,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开了眼界,长了见闻。

口技讲究发声技巧,巧妙运用口、鼻、喉、舌、唇,通过控制气量、速度和力度,形成不同声带波,模拟各种声音。他说:“口技自古皆有,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宋明清三朝尤为流行。古时表演,中间竖隔屏,故又称隔墙戏。”

清代蒲松龄、林嗣环分别写过《口技》文章,林写的是散文,上了中学教材,很生动。用口技形式,表现了一户百姓人家夜起的生活,演绎得酣畅淋漓,听者犹如身临其境。

蒲松龄写的《口技》为短篇小说,将口技表演和求医卖药的江湖人士串在了一起,带有批判性和讽刺性,严肃中不乏活泼,饶有趣味。

张逵说:“口技不容易学,学会了,也很难变现,这样一来,学的人很少。”他以自己为例,若不是进了省杂技团,自己的日子还不一定有着落。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口技在国内不吃香,到了国外却格外受追捧,口技模拟的是声音,没有语言文字的障碍,个个听得懂,并且颇具画面感。每次表演,他刚一亮嗓子,下面的老外,就跟着学起了鸟叫声。

张逵的粉丝不少,但他不玩流量,不做直播带货,他十分赞同周卫星老师跟他讲过的一段话:“口技这一行,赚大钱难,不要羡慕那些大剧种里的大名角,圈粉打赏,日进斗金,在曲艺这个圈子中,能立稳脚跟,做好传承,就不错了,花点心思,玩点融合,让口技呈现出更大的魅力,才是你张逵该有的本事。”

老一辈艺术家作出了好示范,张逵的艺术人生也十分精彩,近些年,他结合相声艺术,创作了口技相声《吹拉弹唱》,与唢呐融合,创作了《新百鸟朝凤》,还尝试着与音乐、朗诵相结合,培植出一些新节目。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