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7月27日,资兴市白廊镇布田村遭台风“格美”重创,洪灾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危难之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迅速组建对口支援工作队,厅规划财务处二级调研员邓志刚毅然踏上了布田村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征程,在废墟上书写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崔贝勒 通讯员 王硕 王嘉诚
“布田的重建之路,就是我的初心考场。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5月8日,邓志刚对记者吐露自己的心声。
2024年7月27日,资兴市白廊镇布田村遭台风“格美”重创,洪灾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危难之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迅速组建对口支援工作队,厅规划财务处二级调研员邓志刚毅然踏上了布田村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征程,在废墟上书写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1994年12月,刚满18岁的邓志刚入伍,历经28年军旅生涯后,于2022年转业至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接到支援任务时,邓志刚正面临“孩子中考失利需要父亲引导帮助”的现实情况,这位退役军人出身的硬汉一度纠结挣扎。
“灾情就是命令。”他说服家属,简单收拾行囊便奔赴灾区。
道路中断、通信瘫痪,房屋倒塌、农田被毁,东江湖面漂浮着杂物,柑橘树被连根拔起……初抵布田村的邓志刚望着废墟心痛不已。
其时正是炎夏,骄阳似火。邓志刚每天徒步数十公里,走组入户核查灾情,清理淤泥、抢修道路,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2024年8月11日,一处山体突发滑坡阻断公路,他和队员谭杰在抢修时被滚落石块砸伤,脚部鲜血浸透鞋袜仍坚持把道路抢通;在组织退役军人灾后大扫除时,他又腰部闪伤,因无暇治疗落下病根。
布田村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入村需穿越2小时山路,塌方路段车辆打滑险象环生。到了夜晚,村里仅有几盏孤灯,网络也时断时续。尽管如此,不少村民仍然抵触搬离危房、危区。村里的何大爷一直不愿搬迁,邓志刚多次上门与其拉家常,用“搬迁后子孙好找对象、能享优质教育”等朴素道理打动老人;针对个别人员企图违规享受安置政策,他四次谈心,用身边案例引导其纠正错误。入村以来,邓志刚累计走访群众300余户,化解矛盾40余起。
“重建不仅是‘盖房子’,更要‘兴产业’”,邓志刚引导群众发展柑橘、光伏、文旅产业,推动黄龙病柑橘改造、游垅河河道治理等项目,还组织“传承雷锋精神”环保活动,清理东江湖垃圾5吨,种植水杉树100棵,为文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洪灾已过去9个月,如今的布田村,新房拔地而起,产业渐具雏形,东江湖畔重现绿水青山。而邓志刚和队员们依然忙碌在重建一线,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兑现着“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庄严承诺。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