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节不一般,3人要躲端午,提醒大家:5件事提早做准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0 06:31 1

摘要: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安排挺贴心,从5月31日周六开始连休三天,不用调班补课,打工人直呼“终于能喘口气了”。

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时间过得真快,五一假期刚结束没几天,一翻日历才发现,端午节已经在眼巴前儿晃悠了!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安排挺贴心,从5月31日周六开始连休三天,不用调班补课,打工人直呼“终于能喘口气了”。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放假,重点说说这个端午节为啥“不一般”,以及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的,为啥得提前做好“躲端午”的准备。

端午节不是“粽子节”,这些冷知识得知道

端午节早就被联合国盖章认证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有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一堆别名。这一天全国上下都吃粽子,可你要以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那可就片面了——挂艾草、赛龙舟、佩香囊、喝雄黄酒,这些老传统里藏着古人应对夏天的大智慧。

不过有个冷知识得提醒: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得说“安康”。

为啥?因为这节日最初是纪念屈原、伍子胥这些历史人物,本质是个带着庄重感的节气。就像清明节不说“快乐”一样,端午节祝福也得讲究个“应景”。

2025年端午节“毒五月”来袭,这3类人要躲着点

老辈人管农历五月叫“毒五月”,尤其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堪称“毒日中的毒日”。这可不是封建迷信,咱用科学道理也能解释通:五月芒种前后,梅雨季一来,湿热交加,毒虫细菌疯狂繁殖,人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生病。

家里这三类人,端午节当天最好“躲端午”:

老人小孩:免疫力低,湿热天气容易中暑、闹肠胃病;孕妇:古代认为孕妇体质敏感,现代医学也建议避免人群聚集防感染;体弱多病者:这类人群本身抵抗力差,端午期间尽量少去草丛、河边这些蚊虫多的地方。

记得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许仙端午节哄白娘子喝雄黄酒,结果现了原形。这剧情其实暗合了老传统——古人认为雄黄酒能驱毒虫,但现代人可得注意:雄黄有毒性,喝多了反而伤身,咱们图个寓意就行,可别真当饮料灌!

端午倒计时,这5件事赶紧安排上

1. 挂艾草菖蒲:时间、数量有讲究

端午节门上插艾草是传统操作,但怎么插有门道。首先,艾草要选带露水的鲜草,蔫了吧唧的可不吉利;其次,数量得是单数,三根、五根、七根都行,双数在老传统里犯忌讳。

挂的时间也有说法:“前三后四”最稳妥。意思是5月28日到31日之间挂上,万一错过了,6月1日到4日补上也来得及。要是懒得掐点,5月31日当天挂也行,但别拖到6月5日之后,老辈人管这叫“挂晚了不灵验”。

2. 香囊香包自己做,材料别乱来

现在超市里现成的香囊多,但家里有老人的,还是建议自己动手做。布料选棉麻的透气,里面塞艾叶、薄荷、藿香这些天然香料,既能驱蚊虫,又带着长辈的祝福。

重点提醒:别往香囊里加雄黄粉!雄黄遇热容易分解成砒霜,沾皮肤上都可能过敏,更别说让孩子贴身戴着。安全起见,咱们就用艾草、陈皮这些温和的材料,心意到了比啥都强。

3. 包粽子有禁忌,这两类人要管住嘴

自己包粽子的话,建议少放肥肉和咸蛋黄,多加红豆、燕麦这些粗粮,既应景又健康。

4. 家庭大扫除,防虫工作做到位

端午前后正是蟑螂、蚊子繁殖高峰期,赶紧给家里来个大扫除:

要是嫌麻烦,现在超市有卖电热蚊香液,提前插上也能防蚊虫。

5. 赛龙舟看比赛,安全第一别扎堆

很多地方端午有赛龙舟的习俗,现场看比赛记得:

戴好口罩,人群密集处防流感;看好老人小孩,河边湿滑别摔跤;手机充电宝带足,拍照录像别误事。

要是懒得出门,在家看直播也挺好,央视每年都有龙舟赛转播,高清镜头比现场看得还清楚!

写在最后:端午安康比啥都重要

端午节说到底是个“卫生节”,古人用各种习俗应对湿热天气,咱们现代人延续传统,但也得讲科学。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的,提前备好防暑药、驱蚊水,饮食清淡点,比啥都强。最后再唠叨一句:端午不说“快乐”,记得给亲朋好友送句“安康”,图个吉利又应景!

来源:勤劳的蜗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