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选手用功夫打赢风筝比赛?360米龙头风筝,差点把人送上天…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1 23:47 1

摘要: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风筝发源地,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更是全球风筝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们的盛会。“万物皆可上天”,潍坊空中的风筝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似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家放不飞的。

探访潍坊风筝会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风筝发源地,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更是全球风筝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们的盛会。“万物皆可上天”,潍坊空中的风筝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似乎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家放不飞的。

周日晚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

本期《近观中国》特邀比利时观察员彭望龙来到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现场,看看这里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风筝?探访风筝传承人,传统风筝如何走出属于它的创新之路?在风筝界的“奥林匹克”中,彭望龙会收获哪些见闻?你见过用中国功夫放风筝吗?外国人怎么看待“放风筝”这件事儿?

震惊世界的龙头蜈蚣风筝

彭望龙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风筝,各种造型,目不暇接。

潍坊国际风筝会,从1984年至今,已经是第42届。这个“老牌”节会并没有在时代变迁中没落,反而越来越潮,近年来更是频上热搜,获得巨大关注量的同时,也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众多游客到来。

72岁的大连风筝爱好者张先生,已经是第四次来参加风筝会,他告诉彭望龙,现场甚至有95岁的老人,坐着轮椅来看放风筝

彭望龙看到了和蛇年春晚同款机器人风筝,创作团队希望用风筝来诠释“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理念,让非遗风筝以这种方式完成传统和创新的结合。

对于中国人来说,“龙凤呈祥”代表着最美好的祝福。传统风筝造型中,自然少不了龙和凤。

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代表作品。在1986年3月的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一条360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震惊了全世界它的作者就是被称为,“风筝王”的杨同科。杨同科的孙女杨红卫至今还记得当时放飞的细节。

杨红卫(杨氏风筝第15代传承人):“龙头蜈蚣风筝它是很长的,要起飞,必须是后面腰节先飞起来,它的头是没有任何起飞的条件的。放飞360米长的风筝需要四五十人,一人把着七八米,前面有个总指挥拿着小红旗,吹哨子,然后大家从后往前逐步放。当时,最前面的那个人有些心不在焉,忘了松手,风筝把他拖着带飞起来,离地两三米多,当时吓坏了。

杨红卫继承了爷爷的手艺,现在的龙头,在竹条的基本造型上比过去更为精密。做成彭望龙手中这只,就需要200多根小棍和1000多道线绑扎。

龙头蜈蚣的蜈蚣,指的是风筝的腰节部分。一长串腰节中,基本每一个的造型都不一样,“望子成龙”“和和美美”等各种拥有美好寓意的图样都在其中。

在爷爷的影响下杨红卫从小就喜爱风筝。16岁时,她开始学习风筝扎制,4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色彩造型更加大胆,并把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表现在风筝上。

彭望龙眼前的这款立体风筝“老鼠嫁女”,是杨红卫的得意之作,被收录进了

世界风筝博物馆。其创意就来自一套老鼠娶亲的传统剪纸。

1995年,台湾地区风筝协会会长赖文祥先生看到杨红卫的“老鼠嫁女”风筝后,要求杨卫红一定要做几套让他带回台湾。最终,杨卫红做出了六套可拆卸的“老鼠嫁女”风筝,每套卖出了600元,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昂贵的价格。

传统风筝和时下流行的结合

如今,潍坊的风筝手艺人早已不满足于“线+布”的风筝传统玩法,无论是风筝样式,还是技艺手法都变得更加时尚。

彭望龙身后的这只正在装载的大飞机,是风筝会现场最受瞩目的存在。这是一家风筝公司和手游公司的合作产物,他们复刻了《绝地求生》游戏里的飞机。

这架飞机由郭洪利的团队打造,内部结构极其复杂,用时两个多月,是42届国际风筝会中有史以来最大的飞机。放飞它,需要60个人。

郭洪利(潍坊风筝传承人):“飞机的翅翼展20多米,身体长度15米6。制作它,我们用了接近1000米碳纤维,竹条是为了支撑它的造型,用了500多米,凯夫拉线用了近2000米。”

大飞机的打造并不是郭洪利第一次将传统风筝和游戏融合。

近年来,郭洪利一直在进行跨界融合尝试,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开展合作。为热门手游制作的李元芳风筝皮肤,更是在上线后点击量过亿,也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风筝制作这项古老技艺。但在融合尝试的过程中,郭洪利也听到了一些不赞同的声音。

郭洪利:“我觉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和文化烙印。我们只有把当下的生活方式融入到风筝里去,以风筝为载体,才能让风筝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们不能一直在做老鹰、蝴蝶、蜻蜓,年轻人他不喜欢。”

风筝界的“奥林匹克”

在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风筝不仅是一项大众娱乐项目,更是专业的竞技体育比赛。这里举办的世界风筝锦标赛被称为风筝界的“奥林匹克”。

本次世界风筝锦标赛竞技项目,包括打斗风筝赛、双线运动风筝团体芭蕾赛、四线运动风筝团体芭蕾赛。除了激烈的竞技之外,还包括创新风筝赛、传统风筝赛、夜光风筝赛等。

41年前,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召开时,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世界风筝锦标赛。到今年,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257支队伍参赛。

彭望龙被风筝打斗赛的决赛吸引。风筝打斗赛,限时三分钟,以把对方风筝切掉为目标。

赛况异常焦灼,比赛双方是中国香港队和韩国队。选手动作敏捷,各种变换操作。最终,中国香港队斩获冠军。

香港队的选手赖华景和彭望龙分享了操控技术的核心秘密!那就是功夫。用太极以柔克刚,用咏春的短拳,快速把对方的风筝割下来。

现场的外国选手众多,彭望龙如鱼得水,和他们打得火热。希腊是欧洲唯一有官方风筝节的国家,像潍坊国际风筝会这样的场合,希腊选手自然不会缺席。彭望龙在希腊选手的指导下放起了风筝。

国际风筝会不仅为潍坊迎来了世界关注,也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据说,现在全世界80%的风筝都来自潍坊......

来源:大罗侃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