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被癌痛折磨的痛苦不堪,临终前一番话,让医务人员潸然泪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0-10-21 00:21 1

摘要:其实早在前一年的10月份,经历过一番大手术的周总理,身体早已经垮掉;当年的11月份,他已经不能主动进食,完全靠鼻饲维持生命;12月初,他已经不能正常的生理排便,工作人员最后只能安装人工肠道,助其排便。

周恩来去世以后,邓颖超与北京三○五医院周恩来医疗组的全体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一生任劳任怨的周恩来总理,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终年78岁。

从生病患癌到住院离世的整整4年时间里,周总理的身体承受了从生到死,蚕食般吞噬的漫长苦旅。

其实早在前一年的10月份,经历过一番大手术的周总理,身体早已经垮掉;当年的11月份,他已经不能主动进食,完全靠鼻饲维持生命;12月初,他已经不能正常的生理排便,工作人员最后只能安装人工肠道,助其排便。

因为手术次数过多,总理的腹部也已经发生感染,出现发炎溃烂现象,脓血,腹水等液体在体内大量渗漏。

气若游丝的总理,浑身被插上了管子,他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为了及时缓解病痛,医务人员只得通过一道道管子将这些液体排出体外,以缓解痛楚。

此时此刻,总理的身体已经达到极限,身体机能基本停滞。氧气瓶,维持电解质平衡的生理盐水和流质食物等通过一道道人工管道,注入体内总理体内……

据后来的医务人员回忆,总理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情绪就开始出现了变化。

记得那天晚上,总理对自己的警卫人员和主治医生说:“我的病情自己很清楚,已经治不好了。不要再麻烦医务人员了,你们应该回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自己已经离开西花厅两年多时间了,现在很想回去住一住!”

医务人员在听到总理这番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知道总理说得对,但他们又怎能忍心放弃治疗呢。只能含着泪说:“总理,我们先治病,等病情稍微好转以后,我们就回家!”

后来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总理明白自己已经回不去了,加之,他也清楚自己的要求会让医务人员很难为,所以在那以后,他就克制了自己回家的想法,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1970年夏,总理与主席以及一众工作人员的合影

和无数癌症晚期的患者一样,总理同样受着癌痛的折磨。但早年的革命生涯,让总理在遭受再大的癌痛也都强忍着。唯有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了癌症带来的剧痛,喃喃的向主治医生说道:“张大夫,我实在忍受不了疼了,想哼哼两声,可不可以?”

主治医生听完总理的话,强忍着悲痛:“总理,总理,你要是疼就喊……没关系……喊出来,可以缓解下疼痛,也就会好受些!”

说完这些话,医务人员们泪如雨下,泪水顺着鼻梁滚滚落下,模糊了视线。

他们知道总理此时的痛苦,但是寻常的止痛药现早已经不起效。看着平日里神采奕奕的总理,眼前被癌症折磨的如此痛苦不堪,内心的无助和茫然无措感,让他们心如刀绞。

但总理直到离世,都是在平静安稳中度过,他从没有像其他癌症晚期病人那样,撕心裂肺的喊叫。

因为他知道,这样会使医务人员很犯难。

周总理遗容

周总理病危的时候,叶帅几乎一刻不停的陪伴在其身边。他让医护人员拿来纸和笔,防止总理有什么未了心愿,以便总理醒来,可以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但直到临终那一刻,总理都没留下一句话,就在痛苦中,默默离去……

周总理去世以后,第二天零时国务院对外广播宣布总理逝世的消息。

当亿万国民在广播中听到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以后,人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随着四面八方的消息传来,人们只能无比痛心的接受这个事实。

一时间,泪水从无数双眼睛中汹涌而出……

人们开始纷纷涌向天安门广场,悼念他们心中伟大的总理。

广场之上,哭泣之声,哀誓之音,绵延不绝。

邓颖超强忍悲痛双手捧着丈夫周恩来的骨灰盒,走进人民大会堂台湾厅

在总理去世3日后,依照总理本人遗愿,他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火化。

因为一生没有生育子女,他的骨灰盒由相伴一生的爱妻邓颖超,亲手捧进灵堂。

灵堂设置在总理曾经奋斗过的人民大会堂,邓大姐向众人深深鞠了个躬,并深情的说道:“我代表恩来,向在场所有前来送别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话音未落,人们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情绪,哭成一片。

当晚,总理的骨灰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暂存。

1月15日下午三时,五千多人参加的周恩来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会由王洪文主持,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

邓小平缓缓念道:“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同志……”

据后来小平的女儿邓蓉回忆:“父亲一生很少感情外露,但那天在总理的追悼会上,父亲表情严肃、言辞沉痛,感染了会场内外的广大群众,人们伫立在那里,一任泪水长流。

来源:读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