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提起欧盟的政策决策时,往往不是什么让人拍手叫好的消息,不过这次例外。 虽然排放法规的严格程度丝毫未减,但欧盟给了车厂多一点喘息空间:原定2025年强制实施的碳排放目标,如今可延至2027年再全面达标,时间整整多了两年。
当我们提起欧盟的政策决策时,往往不是什么让人拍手叫好的消息,不过这次例外。 虽然排放法规的严格程度丝毫未减,但欧盟给了车厂多一点喘息空间:原定2025年强制实施的碳排放目标,如今可延至2027年再全面达标,时间整整多了两年。
欧洲议会日前表决通过欧盟执委会的提案,让车厂在2025至2027年这三年内,以“平均排放量”来计算是否符合标准,而非仅以2025年单一年度作为基准。 此案最终以458票赞成、101票反对与14票弃权通过。
这项缓冲措施的背景,是欧盟从2025年开始,要求车厂车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2024年减少15%,等同平均每公里仅能排放93.6克CO₂。 而从2030年起,标准将更趋严苛,压低至每公里49.5克。至于2035年开始的“零碳排”目标,更是野心勃勃,有人甚至直言几近不切实际。
技术上来说,2035年并未完全禁止燃油车销售,但若未来十年间,合成燃料或氢燃料内燃机未能大幅普及,我们恐怕真的得向传统燃油车说再见。
对于许多欧洲车厂而言,这项展延决议无疑是一大解脱。 大众集团财务与投资人关系主管Rolf Woller今年初便坦言,若未能在2025年达标,光是罚款就可能高达15亿欧元。 而另一大车厂Stellantis也曾警告,若排放压力过高,恐不得不削减传统燃油车的产量。
Renault(雷诺)执行长Luca de Meo更直言,整体汽车产业在新法规下可能面临高达150亿欧元的罚金风险,令人不敢掉以轻心。
需要澄清的是,这项新规则并不禁止车厂生产高排放车型。 Mercedes-Benz(奔驰)想卖多少V12的S-Class都可以,但前提是得拿出够多的电动车和插电式油电车来抵消排放总量。 BMW(宝马)也可以放心继续开发V8车型,只要整体销售组合中有够多比例的电动化车款,就能免于处罚。
但对于电动车布局不够积极的品牌而言,压力显而易见。 以Mazda(马自达)为例,MX-5/Miata在欧洲市场便被迫停售2.0升动力版本,只剩排气量较小的1.5升车型。 而Aston Martin(阿斯顿马丁)执行长Adrian Hallmark则透露,公司预计在十年内淘汰V12动力,以避免未来触法。
更雪上加霜的是,近年来欧洲多国针对高碳排放车款征收重税,导致售价暴涨。 使其成为穷人买不起、富人不屑买的尴尬存在。
有鉴于此,也许我们该停止批评宝马为新一代M5加上V8插电式油电动力系统。 这其实是品牌在环保法规与性能间做出的妥协,否则很可能就得大幅缩水动力配置。 相较之下,奔驰AMG的C63则被许多车迷认为妥协过头,将经典V8换成复杂的电气化四缸,引来不少反弹。 如今AMG正试图挽回人心,重新开发新一代V8引擎,虽然C63回不去了,至少其他车型仍有望搭载。
欧盟此次的时间延后,算是给了车厂一点回旋余地,让它们能更从容地衔接转型期。 面对快速逼近的碳中和倒数计时,这段缓冲期,将成为欧洲车业未来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所在。 你我也将见证一场关于速度、排放与技术的赛跑,愈发白热化。
来源:M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