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志清 散文||妈妈的慈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11:40 1

摘要:妈妈于1928年6月15日出生在陕北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外公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天文地理,是乡村有名的伞头。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了妈妈慈祥的性格。妈妈姐弟8人,排行老六。年近17岁时和比她小一岁的爸爸完婚。第二年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的出生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喜事。我的父

妈妈的慈祥

作 者:鱼志清

妈妈的慈祥

在我的记忆里,妈妈一辈子对我没说过一句重话、没骂过我一次、没打过我一次。处处呵护着我,爱护着我,照顾着我。可以说,我一直生活在妈妈慈祥的笑容里。

妈妈于1928年6月15日出生在陕北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外公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天文地理,是乡村有名的伞头。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了妈妈慈祥的性格。妈妈姐弟8人,排行老六。年近17岁时和比她小一岁的爸爸完婚。第二年我来到这个世界。我的出生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喜事。我的父亲两岁时奶奶去世,奶奶去世后爷爷终生未娶。我的到来无疑是成了爷爷一生最大的精神寄托,百倍呵护。妈妈更是以慈祥的一生爱护着我、养育着我、照顾着我、关心着我。

在我幼年时,妈妈爱护着我。我出生后,妈妈千方百计地爱护着我,把我宠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到庙堂烧香磕头、请高人保锁保佑、跳火圈免灾除难等农村原始保佑手段都用在了我的身上。同时还请了我二姨家的大女儿,我的大姐专门护理我,照看我。整天抱着我、陪着我,一直看到我到了上学年龄才离开家。平时从不骂我,也不打我,也不允许其它人骂我、打我。有一次我大妈家的女儿和我在一起玩时,发生争吵,被大妈打了一下。妈妈为此不再理大妈,多少年不说话。一直到我们长大后才调解了两人的关系,从此和好如初。

上学后,妈妈偏爱着我。妈妈生了两儿四女,为儿女们倾注了一生的爱。但对我特别偏爰。家里买的水果糖,炒的南瓜籽,备的零食,总是多给我一份,为此经常埋怨妈妈,但她总是不听。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考入离家10里的解家沟学校,开始跑路上学。每天早上鸡叫头遍,她就起床给我做饭,一般是长面,鸡蛋油炸调汤,那个香是一般人感觉不到的,饭做好后才叫我起床吃饭,她又忙着准备我中午带的干粮。一直看的我吃饱后,把我送到村口,看的照不到我时才回家。下午又盼着我放学回家才吃晚饭,天天为我操碎了心。后来考入初中后,在学校起灶吃饭。解家沟是我们那里的中心镇,每五天有一次集会。到了那天她早早准备好了烙好的白面饼子等干粮,让爷爷给我送来。爷爷来后,又带我在集上吃一碗炖羊肉等最好的饭菜。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一位好妈妈,好爷爷。

回乡参加建设新农村后,妈妈心疼着我。1962年我初中毕业后,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农村大有作为”的号召,学习邢燕子、董加耕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回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回乡后先后担任大队会计、团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职务。我一门心思操在工作和大队建设上,先后被选为公社团委副书记、团县委委员,出席了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这一切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总是想法设法让我吃好一点,休息好一点。我们在农村劳动,一般在地里劳动一天,留一人给我们送饭。因为我是队干部,有个影响问题。多次给妈妈讲,不要给我送白面馍馍和带肉的饭菜。为此给妈妈说了多次,当时答应好好的,送来饭时又被其它社员的好。现在回想起来,真对不起妈妈对我的一片苦心。

我参加工作和参军后,妈妈总是惦念着我。1965年,我参加工作后,直至后来参军,妈妈总是惦念着我,时刻关注着我。我那时心高气盛,根来不站在妈妈的位置上想问题。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悔恨自己。1968年,我以县征兵办公室副主任的身份陪同接兵干部到公社检查征兵情况,怕妈妈不让我当兵,路过村里都不回家看望爷爷和妈妈,妈妈只好派我的两个妹妹转达我不让我当兵的意思,最后我还是自作主张参了军。当把参军的消息电话告诉妈妈后,年近七十岁爷爷和时任店则沟公社书记的爸爸,还有当年的未婚妻,相伴我半个世纪的老伴连夜到县城为我送行。参军后,每次回家探亲,妈妈总是把农村好吃的饭菜,如油糕、饸饹、红烧肉、丸子等全遍让我吃一遍。晚上躺在妈妈的炕上,享受母爱的温暖。我调到西安后,妈妈只来过一次,她怕影响我的工作,住了不到一个月,就返回到家。

十年前,妈妈病重住院,我陪伴了一周,妈妈白天怕我吃不好,晚上耽心我睡不好,整天为我操心。换尿不湿也想等的我妹妹换。我硬是坚持换了两次。古历腊月初二,弟弟打电话告诉了妈妈的病情,为了赶时间,我边上列车,边给延安的战友打电话让车把我送到县城。我回到家后弟妹已给妈妈穿好衣服,安祥地躺在床上。我怎么也想不到,一辈子刚强的妈妈就这样离开了自已心疼一辈子的子女,离开了这个世界。

今年是妈妈逝世十周年,我想告诉妈妈,不管你离开我多久,儿子始终想念你。

作者简介:鱼志清,军队退休干部。曾任师政治部副主任、干休所政委、《老战士》杂志社总编。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老年学会会员、传播学会理事、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出版《大战略》《读山品水》《听山问水》《仰山俯水》等书。

来源:环球经典原创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