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段关于“撞人还得赔7万”的视频,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故事发生在山东青岛,光看一开始那条法院普法视频,网友们一个比一个愤怒:
最近,一段关于“撞人还得赔7万”的视频,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故事发生在山东青岛,光看一开始那条法院普法视频,网友们一个比一个愤怒:
“什么情况?一个老人走路突然回头,把后面的人撞倒了,结果居然是路人赔钱?还因为‘没保持安全距离’?这走路还得像开车一样留车距?”
一时间,质疑声、吐槽声全网铺天盖地。
但就在大家怒火快烧穿屏幕的时候,青岛李沧区法院火速回应,甩出监控视频,把事件原委彻底还原了出来。而这起让网友们纷纷喊离谱的案件,也迎来了“大反转”——
真不是老人有错,闹大的是法官宣传时讲错了!
法院也迅速出面道歉,认了错。
那么,这个案子到底怎么回事?
监控还原:老人并未突然转身,女子走路心不在焉
事情其实早在2023年5月19日就发生了,地点在青岛李沧区某小区门口。
根据法院公布的现场监控来看,59岁的老人本来在正常走路,中途接到一个电话,放慢了脚步,在原地稍微侧了一下身。
注意,是“稍微侧身”,不是突然大转身。
而当时撞到她的并不是网上说的“强壮年轻小伙”,而是一个29岁的女性,走路速度非常快,像是赶时间一样,但她一路走神,不停地东张西望。
等她终于注意到前方的老人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差不多还有4米,相当于一辆小轿车那么远。
结果因为反应慢,刹不住,她直接把老人撞倒了。
老人当场摔在地上,伤得不轻,右股骨颈骨折,造成了十级伤残。
赔偿经过:从18万降到7万,女孩分期付款已还大部分
事故发生后,老人手术治疗、康复花了不少钱。于是她将撞到她的女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
李沧区法院受理后,并没有强行判决,而是组织双方调解。
一开始老人开价18万,经过多次沟通后,最终商定赔偿7万元,女子同意分期偿还。法院出具了民事调解书。
女孩也确实很配合,每个月都准时付款,到现在只剩最后一笔6000元还没到期。
按说这事儿应该平静结束了,可万万没想到……
争议源头:法院普法翻车,视频讲错案情引众怒
事情再次掀起舆论风暴,是因为法院把这起案子当成了普法素材。可惜的是,法官在讲述案情时,关键事实讲错了。
本来是女子撞人,视频里却变成了“老人突然回头撞人”;本来是合理调解,法官却提了句“行人未保持安全距离”。
这句话一出,网友直接炸锅:“走路还要跟前面保持安全距离?那我们逛超市都得排队间隔一米?”
网友们炸毛也不冤,毕竟这波“翻车”的锅,是法院背得实打实的。
法院回应:监控公布+官方道歉,挽回信任及时止损
面对舆论风波,青岛李沧区法院迅速发布事发监控,并由审委会专职委员郭某出面公开道歉:
“此次普法过程中,因法官描述不准确、表述不当,导致广大网友误解,在此我们表示诚恳的歉意。”不得不说,法院这波“认错+补救”的操作还是很及时的,也算挽回了不少公信力。
网友态度:理解调解过程,但希望以后别再“误导式普法”
在看完整个视频还原后,大多数网友态度都很理性:
“老人被撞伤、手术还十级伤残,7万赔偿确实不多,调解合理。”
“不是不能赔,而是不能冤枉人。”
但也有不少人指出:
“最开始如果法院就把监控放出来,谁还会误会?”
“关键还是那个法官说的‘保持安全距离’,这词太误导了。”
的确,司法权威不仅仅来自判决是否公正,更在于讲清楚、讲明白,让公众听得懂、信得过。
整件事到这里,真相终于拨云见日。不是老人有错,也不是判得不公,而是宣传出了偏差。
这事也提醒了我们两点:
一是日常走路别太“神游”,别拿命赶时间;
二是公权传播要精准,普法绝不能“误导”。
如果这次法院没有及时发声、没有监控公开、没有道歉,这场风波可能会继续发酵,最终影响的可不只是个案,而是整个司法系统的公信力。
你怎么看这件事?你觉得7万元的赔偿合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观点。
来源:追逐鹿的猎人看不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