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首次覆盖能科科技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8.0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2:21 1

摘要:4月22日公司公告,2024年实现营收(15.10亿元,+7.47%),归母净利润(1.92亿元,-15.17%),扣非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2.10%);毛利率(49.46%,+0.8lpcts),净利率(18.70%,-2.91pcts),2025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张超,王宏涛,卢正羽,刘帅,宋浩田近期对能科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连续九年增长不辍,AI业务崛起催生新增长极》,首次覆盖能科科技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8.0元。


能科科技
报告摘要
事件:
4月22日公司公告,2024年实现营收(15.10亿元,+7.47%),归母净利润(1.92亿元,-15.17%),扣非归母净利润(1.67亿元,-22.10%);毛利率(49.46%,+0.8lpcts),净利率(18.70%,-2.91pcts),202501营业收入(3.37亿元,-16.65%),归母净利润(0.49亿元,-12.07%)。
投资要点:
公司2024年营收创近五年来新高,合同负债大幅提升体现下游旺盛需求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10亿元,+7.47%)稳步增长,创近五年来新高,连续九年正增长,毛利率(49.46%,+0.8lpcts)稳中有升,但归母净利润(1.92亿元,-15.17%)有所下滑,净利率(18.70%,-2.9lpcts)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费用(1.94亿元,+27.88%)的同时,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提升带来的信用减值损失(0.96亿元,同比增加0.56亿元)明显增长所致。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3.37亿元,-16.65%)和归母净利润(0.49亿元,-12.07%)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受本期公司工业电气产品受客户交付节奏影响所致。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26.19%,+2.56pcts)有所增长,其中销售费用率(6.23%,+0.34pcts)略有提升,主要系2024年公司自研产品持续落地,加大了在AI产品与服务、云产品与服务市场方面的人员推广及宣传投入所致;管理费用率(6.61%,-0.20pcts)略有下降;财务费用率为(0.47%,+0.37pcts)有所增加,主要系外币兑换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及短期融资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所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12.88%,+2.06pcts),主要系募投项目在2023年末闭项,该部分资产对应的摊销在2024年增加所致。
资产负债表端,2025Q1末,公司合同负债(4.08亿元,+245.69%)大幅增长,表明公司在手订单保持高速增长:而公司应收账款(14.91亿元+11.51%)为上市以来最高值,值得重点关注。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9亿元,+64.87%)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历史新高,主要系公司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所致公司AI产品与服务板块业绩亮眼,主要深耕的下游行业营收均实现增长
公司主要提供云产品与服务、软件系统与服务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AI产品与服务、云产品与服务、软件系统与服务、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
①AI产品与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2.73亿元,+1256.18%)大幅增长,营收占比18.08%,毛利率(39.32%,+14.32pcts)显著提升。公司AI产品与服务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公司自主研发的“灵系列”AIagent产品与服务。公司结合客户实际场景需求,实现了在机器人的训推、汽车的工艺设计优化和高端装备的AI质检等场景下AIagent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初步形成了AIagent产品的开发和服务能力。同时,公司调研收集了行业客户100余个场景化AI需求,整理出行业40余个典型场景进行了深度研究。报告期内,公司签署了1.24亿的“AI大模型、软件工具链及私有云建设项目”和1.45亿的“大模型场景化应用合同”两个亿元级项目,主要应用于特种装备智能化的研发领域。
我们认为,AI技术将重构工业软件架构体系,国内正在推动AI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逐步探索智能化场景应用,构建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体系。随着公司AI技术能力实现落地应用,AI业务有望为公司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通过AI大模型技术赋能智能化应用,将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在传统汽车、高端装备领域工业软件用户上进一步开发更多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同时也可以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中拓展更多的市场空间。
②云产品与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4.58亿元,+6.68%)稳步增长营收占比30.35%,毛利率(53.83%,-4.57pcts)有所下降。
公司云产品与服务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公司自主研发的乐仓、乐研、乐造、乐数等“乐系列”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对乐仓、乐研、乐造、乐数等“乐系列”自研产品进行持续优化。结合各行业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系列,形成12个行业包、36个子应用、156个工业组件,扩大了公司自研产品从研发到制造各流程节点的覆盖面。同时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做了持续研究和提升,使产品的适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我们认为,当前工业软件在向云化加速转型,公司“乐系列”产品覆盖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生命周期,通过进一步将产品集成到云端,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便利性,从而增强用户粘性,为公司业绩带来稳定增长。
③软件系统与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3.16亿元,-39.92%)有所下滑,营收占比20.90%,毛利率(40.33%,+3.75pcts)有所提升。
公司软件系统与服务业务主要是依托公司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对客户的需求理解,整合生态合作伙伴的CAD、CAE、EDA等工具软件,以及PLM、MOM、ERP等系统软件,为客户提供覆盖业务咨询、方案设计、软件应用与定制开发以及运行维护等全流程系统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生态合作伙伴的深度融合,有效服务于客户的数字化建设
④工业工程及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2024年营业收入(4.57亿元,+6.70%)稳步增长,营收占比30.24%,毛利率(57.46%,-2.51pcts)有所下降。
公司工业工程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业务主要涵盖数字化产线、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等工业自动化和工业电气产品与服务。数字化产线主要是基于公司制造装配工艺、半物理仿真、传动与测试等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数字李生”虚实结合的生产线解决方案及实施交付服务。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凭借全数字控制、电力电子驱动保护、热设计等方面行业领先的技术,在核电、化工等行业的国产化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将继续保持技术和业绩领先性,快速拓展和占领行业市场。
我们认为,在自主可控大背景下,随着公司在核电、化工等行业的国产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该板块业务持续增长较为确定。
从下游客户所属行业上看,公司主要深耕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通用机械、能源动力等行业。报告期内,通用机械和能源动力行业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重工装备、汽车、高科技电子行业收入增速平稳,其中重工装备行业毛利率显著提升
公司再次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彰显未来发展信心
继2023年之后,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其中拟参与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预计不超过75人,持股数量不超过66.98万股,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约占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的0.27%。本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公司回购股份的价格为29.86元/股,考虑公司配套资金和员工自有及自筹资金比例为1:1,员工实际购买价格为14.93元/股。
我们认为,近年来公司多次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短期内有利于增强员工对公司各方面的认同度,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这也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持续提升上信心较强
投资建议:
2024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针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有如下观点
1、在当前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的大趋势,国产工业软件的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公司进一步将产品集成到云端,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和便利性,从而增强用户粘性,为公司业绩带来稳定增长。
2、公司前瞻性地布局了AIagent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已经签订了两个应用于特种装备智能化的亿元级项目。随着公司AI技术能力实现落地应用,AI业务有望为公司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
3、公司多次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一方面有利手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更是彰显公司对于未来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持续提升上信心较强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53亿元/19.73亿元/21.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2.59亿元/2.85亿元,EPS分别为0.94元/1.06元/1.16元,首次覆盖给以“买入”评级,给予目标价38.00元,分别对应40倍/36倍/33倍PE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AI应用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东北证券韩金呈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69.46%,其预测2025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1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4.07。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0.94。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