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时而俯身倾听患者诉求,时而与护士们探讨护理方案,眉宇间既有专业的严谨,又透着母性的温柔。她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部长张颖惠,一位在护理战线奋战35年的“老兵”,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从技术创新到志愿服务,从抗击非典到驰援武汉,她用双手托起无数生命的希望,用大爱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担当。正如她所言:“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摘要: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里,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她时而俯身倾听患者诉求,时而与护士们探讨护理方案,眉宇间既有专业的严谨,又透着母性的温柔。她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部长张颖惠,一位在护理战线奋战35年的“老兵”,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三八
“护士必须用爱心与专业为患者解除病痛”
从戴上燕尾帽那刻起,护理工作就镌刻进张颖惠的生命中。她1990年一毕业,便被分配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老年科、骨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一线不断锤炼,逐渐成长为一名资深护理人。从护士到护士长、再到全院1600多名护士的“大管家”,她的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不变的是对护理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敬畏。
“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病情变化被突然发现。”这个信念深深扎根于张颖惠心中。她化身为健康使者,祛除病魔,为患者托起生活新希望。8岁的小辉因车祸致全身多脏器损伤,膀胱修补、尿道重建、血管吻合……小小身体经历了7次手术。为孩子创造最有利手术条件、克服术后感染、顺利脱离呼吸机等挑战摆在面前,张颖惠带领护理团队为其在不同阶段“量身定做”专业化、精细化、个体化方案。一次查房中,她发现孩子腹股沟伤口处突然大量出血,即刻判断可能是股动脉破裂,一边让护士加压止血、抗休克,一边紧急联系手术。经抢救,孩子转危为安。
“要想守护患者健康,必须要深耕专业,不断创新。”为解决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问题,张颖惠探索开展了全省首例机械通气患者三腔营养管盲插技术;为解决复杂、危重及大手术患者涉及多学科护理的问题,她创造性地探索“床旁一小时”查房模式,提升了患者救治成功率;她还与同事们探索构建三级质控体系,形成以日常监管、过程质控、终末评价为主导的日巡查、月督导、季质控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护理质量。
“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若有战,召必至!”这是张颖惠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2003年非典肆虐,32岁的她作为科室第一批队员深入隔离病房,亲身参与了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对未知的病毒,她连夜制定护理流程,用最短时间安置患者,防护服下浸透的汗水与口罩压出的血痕,成为那段岁月最深刻的印记。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张颖惠又主动投身于灾区伤员的救治中。精心照护伤员的同时,她还针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运用专业心理康复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创伤应激期。“灾难面前,护理是技术,更是心灵的良药。”她感慨道。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张颖惠再次披甲上阵。从抵达武汉的那一刻起,她就变身为“旋转陀螺”,带领100名来自6家医院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护士组建护理团队,以最严苛的标准抠细节、抓环节,不厌其烦,不知疲倦。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她创新“循环矩阵、任务均衡”排班法,推行“亚专业护理模式”,科学分配护理任务,既保障救治效率,又呵护护士身心健康。在支援武汉的56天里,她始终坚守在抗击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前沿,为护理管理提供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我们就是普通的护士,只是换了个地方工作,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张颖惠说。
“医疗护理的主战场,在医院,又不仅仅在医院”
脱下那身象征使命的白衣,张颖惠前行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她的身影依然活跃在社区、乡村、企业、学校。
2018年,她勇挑重担,担任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山西分队副队长,带领1600余名护士走出医院。她们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展慢病管理,为那些被慢性病纠缠的人们送去科学的康复希望;推行居家护理,让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中也能感受到专业的关怀;普及急救复苏知识,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多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她们让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科普知识,如春日里的种子,播撒在三晋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点燃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2023年5月,张颖惠荣获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成为我省第二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荣誉加身并未让她停下奋进的步伐。2024年,她发起成立山西省首家“南丁格尔工作室”,继续秉承“护佑生命、竭诚奉献、专业精湛、勇气非凡”的南丁格尔精神,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深入基层医院、社区、农村等开展系列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山西分队成立7年多来,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活动4万余次,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组织医院1800多位健康知识指导员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居民28万人次。每一次的服务,都是她们用爱编织的健康守护网,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
“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一次次新的起点”
35年的护理生涯,似一把细腻的刻刀,在张颖惠的眼角留下细纹,却也为她铸就了无数的荣誉勋章,更在她的记忆中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经历。
身为硕士生导师,张颖惠将自己毕生积累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她时常语重心长地教导学生:“离患者近些,再近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她积极带领学生投身科研工作,将科研成果巧妙地反哺临床,为护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2023年荣获南丁格尔奖章后,她毅然决然地捐赠奖金设立 “护理卓越奖学金”,激励后辈在护理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勇攀高峰。
96岁高龄的“国际成就奖”获奖者章金媛曾说道:“护理是一生的事业。”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张颖惠的心底,引发强烈的共鸣。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第4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张颖惠宛如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奔波在宣讲的道路上。她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妇代会精神及南丁格尔精神宣讲60余场,受众近25万人。她说:“我要做一盏灯,照亮更多护理人的前行之路。”
“择一事,终一生。”这不仅仅是张颖惠个人的坚定信念,更是她用一生的行动为时代留下的深刻注脚。正如南丁格尔手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张颖惠的故事也必将化作强大的精神力量,继续激励无数医护人员,在守护健康的伟大征途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本网记者 | 段红梅 刘锦航
编辑 | 刘家瑜
2025年
《山西妇女报》《生活潮》
来源:山西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