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民:国际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的修改意见类型及应对策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4:29 2

摘要:在学术论文投稿过程中,我们都想要自己文章被刊物快速接收,最好能一次性就录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据统计,超过半数的投稿论文需要经历至少一轮修改。

在学术论文投稿过程中,我们都想要自己文章被刊物快速接收,最好能一次性就录用,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据统计,超过半数的投稿论文需要经历至少一轮修改。

随着学术竞争的加剧,高水平期刊的录用率持续走低,许多论文就常因未能妥善应对审稿意见而被拒稿或反复修改。所以能否高效、专业地回复审稿意见,直接影响论文的最终录用概率。因此,理解审稿意见的类型并掌握科学的应对策略,已成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学术能力。

掌握高效审稿意见的回复策略,不仅能提高论文录用效率,减少反复修改的时间损耗,还能展现作者的学术素养,部分严谨的回复甚至可能获得评审人的认可,为后续研究合作埋下契机。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审稿意见做到有效回复?针对不同类型的审稿意见,如何修改帮助自己的论文录用率得到提高呢?

为此,闻刊科研邀请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郑新民老师,于5月19日19:00-21:00为大家带来《国际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的修改意见类型及应对策略》,将通过案例分享,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的常见意见类型,掌握回复实用策略,优化投稿流程、提升论文质量,助力学者论文成功见刊。

讲师介绍

主讲导师:郑新民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SSCI和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担任TESOL Quarterly、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Teacher and Teacher Education、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和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国际SSCl一区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担任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和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博士学位论文盲审专家。

1.基于演讲者与其他研究者合作撰写并修订的两篇学术论文,归纳评审意见的五大类别:结构与清晰度、理论与文献对齐、方法论严谨性、结果与数据呈现、语言与风格。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评审如何要求改进研究空白的阐述、方法论的透明性、数据的深度整合以及语言的精炼。

3.提供实用建议,包括如何系统回应评审意见、平衡简洁与深度、以专业态度处理反馈。

4.结合两篇论文的对比分析,揭示定性与混合方法研究可能引发的特定评审关注点。

适宜人群

本硕博阶段及高校青年群体,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助力每一位有志青年在论文写作的征途上,从初出茅庐到渐入佳境,直至成就斐然。

讲座目标

本讲座旨在帮助研究人员解析国际学术期刊匿名评审常见的反馈类型,掌握高效、专业的回复策略。通过分析审稿人的核心关切,提升论文修改质量,缩短投稿周期,同时培养严谨的学术沟通能力,以此提升论文投稿成功率。

来源:教育早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