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下午3时整,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标志着持续三年的关税大战迎来历史性转折。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签字仪式上与中方代表何立峰副总理握手时,这场牵动全球经济的博弈已悄然分出胜负——中国以战略定力、战术智慧与制度韧性,完成了对美博弈的经典战役。让我
今日下午3时整,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发布,标志着持续三年的关税大战迎来历史性转折。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签字仪式上与中方代表何立峰副总理握手时,这场牵动全球经济的博弈已悄然分出胜负——中国以战略定力、战术智慧与制度韧性,完成了对美博弈的经典战役。让我们先来看看声明的详细内容:
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协商可在中国、美国,或双方商定的第三国进行。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一、数据背后的真相:关税战成本谁在承担?
关税大战的硝烟始于2025年4月,美国以“解决贸易不平衡”为名,对价值38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的内部评估报告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每1美元新增关税中,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0.82美元的成本。这一数据在日内瓦会谈前被《华尔街日报》曝光,直接动摇了美方的谈判立场。
美国经济的“关税伤痕”:
通胀反噬:2025年4月美国CPI同比上涨6.3%,核心CPI达5.8%,其中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18.7%;
企业承压: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库存积压超420亿美元,关税成本占其净利润的23%;
就业流失:制造业岗位因关税成本外流减少12.7万个,得克萨斯州棉农破产率同比激增310%。
中国经济的“抗压生长”:
出口韧性:2025年1-4月对美出口仅下降4.7%,远低于美方预测的25%;对东盟、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2.4%、9.1%;
内需崛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新能源汽车零售额激增132%;
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32.6%,半导体设备进口替代率达58%。
二、战术解构:中国如何破解美方“关税组合拳”?
面对美方“关税大棒+技术封锁+舆论围剿”的三重攻势,中国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反制体系,展现出高超的博弈智慧。
精准反制:打蛇七寸
农产品反制: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后,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激增67%,美国大豆出口价格暴跌23%;
能源反制: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导致切尼尔能源公司股价单日下跌14%;
科技反制:将28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精准打击波音、高通等企业的在华利益。
法律攻坚:以规则制规则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17项诉讼,其中13项获专家组支持,创下WTO成立以来的最高胜诉率;
制定《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构建法律防御体系。
舆论突围:重构叙事逻辑
发布《美国关税战成本报告》,用32国案例揭露“关税保护主义”的全球危害;
通过TikTok等平台传播“关税受害者”故事,美国农民、零售商的控诉视频播放量超15亿次。
三、战略胜利:中国如何改写博弈规则?
关税大战的最终结局,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两种制度自信的较量。中国能在这场世纪博弈中胜出,源于三大战略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使中国具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战略纵深。202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6%;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中国与成员国贸易额占比提升至34.7%,形成对美“朋友圈”的替代效应。
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在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闭环,美国对华技术依赖度不降反升,从2020年的19%增至2025年的27%。
制度韧性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发挥市场效率,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芯片领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募资3800亿元,推动28nm制程国产化率突破85%;
基层治理能力确保政策高效落地,如对美大豆反制措施实施后,巴西大豆进口通关时间压缩至72小时,而美豆需14天。
四、未来博弈:从“关税战”到“规则战”的范式升级
日内瓦会谈的成果,不是博弈的终点而是新起点。中国需警惕美方“阶段性妥协”背后的三大动向:
技术围堵升级:美国拟扩大“实体清单”覆盖范围,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纳入管制;
金融遏制加码:推动“跨境数据流动法案”,限制中国金融机构使用SWIFT系统;
盟友体系重构:拉拢欧盟、日韩打造“去中国化”供应链,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设置“碳关税”壁垒。
对此,中国需构建“三位一体”的应对体系:
技术突围:加快“东数西算”工程,在20个数据集群部署AI算力中心,突破高端芯片封锁;
金融自强: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与各国央行互联,降低对SWIFT依赖;
规则重构: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框架内制定数字贸易、数据安全新规,抢占国际规则话语权。
五、结语:在博弈中成长,在开放中自强
关税大战的胜利,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真正的强者从不畏惧博弈,而是在博弈中完成自我进化。当美国还在用关税大棒维护霸权时,中国已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提出“发展权”“数字主权”等新理念;当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威胁论”时,中国正通过进博会、服贸会等平台与世界共享机遇。
这场胜利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站在2025年的历史方位,中国需要保持清醒:关税战的硝烟虽散,但技术战、金融战、舆论战的战鼓已然擂响。唯有坚持改革开放,以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以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能在百年变局中永立潮头。
来源:房价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