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换个广电的手机号,结果App上连个号都没有!”北京用户李女士最近有点郁闷——她发现中国广电App在北京、四川、新疆等地选号页面直接“灰了”,显示“无号可选”。这事儿一曝光,立刻炸出了通信圈的大讨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18亿户,渗透率高达127.84%
——18亿用户“红海”厮杀,运营商集体转型“算力玩家”
“想换个广电的手机号,结果App上连个号都没有!”北京用户李女士最近有点郁闷——她发现中国广电App在北京、四川、新疆等地选号页面直接“灰了”,显示“无号可选”。这事儿一曝光,立刻炸出了通信圈的大讨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18亿户,渗透率高达127.84%,三大运营商5G用户增速直接“腰斩”。中国广电作为新玩家,在用户增长见顶、全国网络整合卡壳、生态能力不足的“三座大山”下,直接被逼到了墙角。而三大运营商也早就“不装”了,集体转型“算力+AI”赛道,一场从“卖流量”到“卖服务”的生存大战正在打响。
中国广电“放号难”
是系统故障,还是增长“失血”?多地“无号可选”,线下营业厅也“凉了”。有记者实测,北京、四川、新疆三地的中国广电App选号页面直接“罢工”,歌华有线朝阳区管庄营业厅工作人员也证实:“线下选号服务早就停了,具体原因我们也不清楚。”客服倒是给了个“官方说法”——“系统维护升级”。数据“打脸”增长乏力。 2024年一季度,中国广电用户仅净增58.54万户,月均增速从2023年下半年的83.3万户直接“跳水”到19.5万户;截至2024年9月,用户规模2936.62万户,市场份额连0.5%都不到,和三大运营商比起来,简直是“蚂蚁碰大象”。专家吐槽:入局太晚,生态太“菜”,电信分析师付某:“中国广电入局的时候,用户渗透率都超118%了,而且‘全国一网整合’拖了五年还没搞定,8个省还在‘各自为政’,品牌协同?根本不存在!”广电产业资深分析师吴某:“中国广电的固移融合用户才870万,转化率连5%都不到,5G NR广播手机普及率低得可怜,内容运营也没啥差异化,用户黏性?不存在的!”通信业“存量绞杀战”
增量不增收,ARPU值“躺平”三大运营商集体“掉速”,用户增长见顶,2024年三大运营商5G用户净增总数比2023年少了超8400万户;中国移动2024年净增用户才1332万户,同比下降37%,12月甚至直接“负增长”79万户。财务数据“拉胯”, 2025年一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营收增速直接“归零”,净利润增速也缩水到3.5%和3.1%;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两年行业整体利润率也就0—2%的“蚊子肉”。“红海”生存法则:从“抢用户”到“榨用户”,ARPU值保卫战,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综合ARPU涨到40.8元,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22.5%;中国电信千兆宽带渗透率涨到30%,带动智慧家庭收入增长11.5%。“套餐+宽带+权益”融合:三大运营商通过融合策略净增用户1300万户,而中国广电才58.54万户,差距大得“离谱”。破局之道
算力网络、AI云服务与6G“三箭齐发”运营商转型“算力服务商”,中国移动:2025年砸373亿元建算力网络,智算规模目标直接翻倍到34EFLOPS;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战略玩得飞起,天翼云2024年收入突破1139亿元,占服务收入比重飙到23.6%;中国联通:聚焦“算网数智”双主业,第一季度产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3.2%,联通云收入同比增幅高达114%。
6G与卫星互联网:下一场“卡位战”,工信部:推动6G技术试验,2025年启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华为:6G太赫兹通信原型验证成功,传输速率直接飙到100Gbps;中国广电:被指再不加快“5G+卫星”融合布局,就要被“踢出群聊”了。专家辣评
通信业进入“去管道化”深水区“通信行业已经从‘抢人头’时代进入‘拼算力’时代了”,一是算力结构失衡:通用算力过剩,智能算力却“一票难求”,部分老旧数据中心利用率不到30%;二是政企市场竞争激烈:腾讯、阿里云服务抢客户,虚拟运营商以灵活资费“割韭菜”;三是服务透明度要求提升:工信部“明白办、放心用”行动要求运营商优化套餐设计,提升存量用户运营能力。破局关键:运营商得在政企市场和算力服务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AI算力投资回报周期虽长(3—5年),但已经是突破增长瓶颈的“救命稻草”。中国广电的“放号难”风波,不过是通信业“存量绞杀战”的一个缩影。当18亿用户渗透率高达128%的“红海”里,运营商们早就集体抛弃了“抢用户”的旧逻辑,转向“榨用户”“拼算力”“赌6G”的新战场。未来十年,是传统央企架构的中国广电在“全国一网整合”中突围,还是三大运营商在AI云服务中建立护城河?答案或许藏在下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里。
来源:运营商的秘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