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厨师让刀削面飘香安哥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6:03 1

摘要:在遥远的非洲国家安哥拉,有位中资企业的山西籍47岁厨师牛伟华,被非洲朋友亲切地称呼为“阿牛”。他用心为中资企业的同胞和非洲朋友烹饪出幸福的味道,仿佛一道桥梁,连接起异国他乡与故乡的味蕾,让大家在非洲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厨师的精湛技艺,更

中餐,不仅仅代表着美味。在非洲,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通过中餐这扇窗口,接触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结交中国朋友,进而深深喜欢上中国文化。
在遥远的非洲国家安哥拉,有位中资企业的山西籍47岁厨师牛伟华,被非洲朋友亲切地称呼为“阿牛”。他用心为中资企业的同胞和非洲朋友烹饪出幸福的味道,仿佛一道桥梁,连接起异国他乡与故乡的味蕾,让大家在非洲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行动,不仅展现了中国厨师的精湛技艺,更诠释了山西男子的勤劳、智慧和友善。
闲暇之余,阿牛摇身一变,成为传播中非文化的自媒体博主。他通过分享中国和安哥拉的文化,让粉丝们的视野跨越千山万水,感受异国风情。他发布的最火的一条抖音视频,点赞数量达8.5万,这无疑是对他文化传播上的肯定。
在安哥拉副总统圣诞家宴上展才艺
今年47岁的阿牛,来自临汾汾西县,是山西餐饮界“泰山北斗”刘当成的得意弟子。自2017年踏上非洲这片热土,作为常驻非洲中资企业的厨师,阿牛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工程建设,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为援非事业添砖加瓦,同时让非洲人民对中国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安哥拉的山西人并不多见,山西菜系也尚未被广泛认可。然而,阿牛制作的山西菜肴和面点,却如同一股清流,为当地人打开了新认知。他们惊奇地发现,面条原来可以如此新鲜、多样,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面条,让他们领略到了不一样的“Q弹”口感。浇上各种卤汁的拌面,更是一种全新的吃面体验,让他们胃口大开。
在一次安哥拉副总统的圣诞节家宴上,阿牛与另一位来自山西的厨师进行了现场厨艺表演。面对当地与国内不同的食材,阿牛特地准备了一些中式调料,如豆瓣酱、泡椒、花椒、木耳、豆腐等,力求制作出正宗的中式菜肴。考虑到山西面食的现场制作还能活跃现场气氛,阿牛选择制作浓郁的“山西味道”进行展示——刀削面、过油肉、家常豆腐。
在宴会上,阿牛将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成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随后,他站在锅边,一手托住面团,一手持刀,以极快的速度将面团削成薄片,这些薄片宛如飞舞柳叶,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弧线,直接落入沸腾锅中。纯手工制作的山西刀削面,吸收了汤底的浓郁味道,每一滴酱汁都牢牢挂在面条上,入口即化,酱汁与面条完美融合。实实在在的山西美食,独特的吃面方式,让嘉宾们大开眼界,大家纷纷赞不绝口。
在异国他乡做出家乡味道
阿牛所在的中资企业驻地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阿牛的主要任务是为公司职员提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三餐。面对当地与国内不同的食材,阿牛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和烹饪创新,尽量满足国内职员们饮食要求,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每天早上,阿牛都亲自去市场采购新鲜蔬菜和肉类,以保证烹制菜品的品质。尽管有时候会遇到食材供应不稳定,但这些困难从未真正困扰过阿牛。安哥拉气候温暖潮湿,面粉经常生虫,但阿牛每次采购面粉,都会细筛一遍。日子一天天过去,阿牛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大家赞赏。同事们纷纷表达了对他的肯定之情,认为他提供的有力后勤保障,帮助所有人在当地保持精神状态良好。
非洲大陆与中国的饮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安哥拉,这个曾经受葡萄牙殖民影响的国家,其饮食习惯既有欧洲的影子,又保留着非洲的独特风情。由于安哥拉靠海,海鲜自然成为他们餐桌上的常客,在他们的餐桌上,木薯、花生、玉米和辣椒等食材随处可见,同时,鸡肉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姆安巴鸡,这道被誉为安哥拉国菜的鸡肉美食,更是安哥拉美食文化的代表。它以棕榈油为烹饪介质,辅以大蒜、辣椒和黄秋葵的独特炒制,口感辛辣而香浓,与咖喱鸡块颇为相似,却又自成一派。
阿牛常常受邀走进当地社区举办面食分享会,将自己拿手的山西面食——刀削面、剔尖、开口笑、沙琪玛、各种包子蒸饺等,分享给安哥拉朋友和邻居。阿牛的面食技艺展示,成为他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绝佳平台。现场常常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阿牛展示的龙须拉面、吹面气球、一根面等面食技艺,展现了中国厨师的高超技艺,还通过独特口味和制作工艺,激发了安哥拉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
“山西面食除了好吃,还具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安哥拉朋友就特别喜欢刀削面。”阿牛说,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很多普通山西家庭都能用小麦粉、荞面、莜面等制作出十几种面食,山西厨师更是能做出上百种面食。阿牛每次参加活动,都会特别介绍一下山西美食文化,努力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递给更多的安哥拉朋友。久而久之,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很多认识阿牛的当地人在中国美食中最熟悉山西面食。
一件小事展现山西人诚信
在阿牛工作单位附近的广场,每到周末便有教会学校在此举办活动,唱歌、舞蹈表演的音乐声不绝于耳。出于对非洲文化的好奇,阿牛时常驻足观看。在此,他结识了一位曾在中国留过学的安哥拉老师。
在一次交谈中,安哥拉老师提及想找几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为学校的孩子们讲励志的中国故事,阿牛想到宿舍里正好有《平凡的世界》、《苦难辉煌》,还有几本《青年文摘》,便答应下周在公园将书给他。
回到单位后,阿牛翻出了这些书提前准备好,还在手机上设置了一个提醒闹钟。但到了约定那天,由于工作繁忙,下班很晚,当阿牛匆匆赶到广场时,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早已散去,广场长凳上只坐着几个人,其中就有安哥拉老师。安哥拉老师见到阿牛分外热情,阿牛则惭愧地解释下班晚了。安哥拉老师一再表示理解阿牛工作辛苦,并回忆他在中国留学时,便深感中国人重诚信,相信阿牛一定会来。安哥拉老师接过书,并给了阿牛一个热情拥抱,代表学生们对阿牛表示感谢。
如今,阿牛依然和安哥拉老师保持着联系。这段意外的缘分,不仅让阿牛结识了一位位异国朋友,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诚信的力量在异国他乡也是最珍贵的财富。
传播异国文化的自媒体博主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西濒大西洋,气候宜人,有“春天国度”的美称。中国与安哥拉于1983年1月建交。近年来,安哥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热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人员。他们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在这片沃土上书写着属于中国人的奋斗故事。
像阿牛这样为职业突破而远赴非洲的中年人,带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非洲找到了事业“第二春”。在与安哥拉朋友的接触中,阿牛体验了当地的饮食和劳作,安哥拉人的乐观和热情深深感染了他。空闲的时候,阿牛把当地的见闻拍成视频,发上抖音个人账号。他用镜头记录下安哥拉的点点滴滴,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到非洲的自然美景,带大家了解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度。
“安哥拉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约22℃,极端高温较少,通常不超过28℃,因此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阿牛说,安哥拉盛产热带水果,当地人常以香蕉、芒果、木薯等作为食材,搭配独特的烹调方式,做出各类美食。他用镜头捕捉到不少当地人制作美食的精彩瞬间,并在视频中分享了安哥拉美食给他带来的难忘的感受。
“当地人都很友好,我去附近散步时,当地人都会热情地上来打招呼。”阿牛说,很多安哥拉女性勤劳工作,靠自己养家糊口,街头巷尾尽是她们忙碌的身影。在阿牛的视频作品中,安哥拉女性不仅长相漂亮,性格也外向开朗,在罗安达的市场,女摊主们穿着鲜艳裙子,顶着大太阳售卖水果,她们的笑容比太阳还要灿烂。
“很多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安哥拉,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沃土上耕耘。他们开设餐厅、从事建筑装修、经营贸易批发,在异国他乡打造着属于自己的事业王国。”阿牛说,他拍的短视频内容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真实地展现安哥拉这片古老而神秘的非洲土地的魅力;二是展现了普通中国人在非洲务工的真实生活。截至目前,阿牛的抖音账号粉丝数已达9.5万,他上传的545条短视频作品收获了153.5万点赞。
“一般人不去非洲,去非洲的都不是一般人。”阿牛说,这是一句在非洲工作的中国同胞口中流传已久的话。在安哥拉这片被多数人视为遥远而陌生的土地上,中国人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寻求突破的中年人、有寻找商机的生意人,还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旅行者。他们跨越半个地球,来到这里。他们每个人都有夜深人静时的脆弱,也有天亮之后的坚韧。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寻找机会,重新定义自我价值。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即便走出家乡,来到地球的另一面,也能看清自己内心的光。

山西晚报记者梁成虎

来源:山西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