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正的同情,绝非是对越界者的纵容。01打着弱势的幌子,干着却是龌龊的勾当。02前两天,上海网约车偷拍事件刷爆全网。一位年轻女孩突然看到一个让她细思极恐的视频。视频中,自己坐在网约车后座,结果被司机偷拍。司机的镜头对准了她的身体,更猥琐的是,司机配上了低俗的标题
真正的同情,
绝非是对越界者的纵容。
01
打着弱势的幌子,
干着却是龌龊的勾当。
02
前两天,
上海网约车偷拍事件刷爆全网。
一位年轻女孩突然看到
一个让她细思极恐的视频。
视频中,
自己坐在网约车后座,
结果被司机偷拍。
司机的镜头对准了她的身体,
更猥琐的是,
司机配上了低俗的标题上传网络。
她看到后十分惊讶,
首先,
全程她都不知道自己被录像了。
其次,
这位司机还是一位聋哑司机,
当时她知道对方是聋哑人后,
还同情地打赏了他10块钱,
结果对方转头偷拍她发上网。
更可怕的是,
她顺藤摸瓜搜到了司机的账号,
发现她不是第一个被偷拍的女性。
在司机的账号里,
有200多条偷拍女乘客的视频。
视频的角度都很刁钻,
部分甚至拍到了裙底等私密部位,
聋哑司机配文里,
也充满了猥琐和恶意:
“黑丝小姐姐”
“哪一个好看?”
“没穿内裤太开放”
还阴阳怪气道:
“她凌晨3点是去干嘛?
甚至有女孩发现了他在偷拍,
明确说了不许拍摄后,
他竟然还胆敢继续偷拍并上传,
他说:“真害怕被她发现”
更离谱的后续是,
当女孩找到司机和平台后,
只有她的那条视频被删除了。
直到事后闹大了,
他才把所有视频删除。
细思极恐的是,
如果不是这个女孩去“追责”,
这位司机可能还会一直
一边用聋哑人的身份,
坦然收着乘客的打赏;
一边用肮脏露骨的文字,
把女性的隐私视频售卖。
这件事的后续是:
司机王某已经被行拘。
但整件事还是挺令人唏嘘。
一直以来,
包括这个小姐姐在内的很多人,
看到残疾人,
我们想都会天然产生一种同情。
觉得他们生活不容易,
以为弱势等同于良善,
却忘了人性的善恶
从不因生理缺陷而增减。
03
这条新闻,
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
重庆那对被砸瓜的夫妇。
他们是小摊贩,
一直在路边卖西瓜,
但他们卖西瓜的另一个同行,
是一对残疾夫妇。
只因他们的生意比他们好,
只因他们的西瓜卖得比他们便宜,
于是这对残疾夫妇就心生不满,
残疾夫妇来到他的摊位前,
对他破口大骂,
占着他的电子秤,
不让他做生意。
争吵之间,
他也被残疾夫妇惹怒,
他把对方残疾妻子
从自己的称上推了下去。
结果导致残疾妻子摔倒在地,
额头处擦伤。
这下这对残疾夫妇彻底被激怒,
开始疯狂砸摊主的西瓜,
这对小摊贩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
这件事的后续是什么?
报警后,警方赶到,
残疾女子开始卖惨,
说自己脑袋疼,
要摊主赔偿2万。
而确实是因为摊主推了她,
最后在协商之下,
还是赔了残疾夫妇500块。
而后续是,
因为对方是残疾人生活不易,
摊主最终也没追究西瓜的损失。
后来有当地网友曝光,
这对残疾夫妻,
辱骂、阻碍同行摆摊,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正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得逞,
他们觉得是理所应当。
如果下一次,
这个小摊贩遇到了残疾夫妇,
会不会远远地躲起来?
长此以往,
这对残疾夫妇会不会成为
这一区域的“菜霸”、“水果霸”,
无人敢惹?
04
现实生活中,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我曾在菜市场见过
一对聋哑夫妻摊位,
招牌写着:
“自家种的菜,
聋哑人请支持”。
泛黄的纸板角落,
还贴着皱巴巴的残疾证复印件。
来往顾客总会去多买两把菜,
我也动过恻隐之心。
直到那次买豆角时,
地上标价3块一斤,
称重时他点的是6块。
我发现明显的错误,
于是指着价签比划。
男人突然摆手咧嘴笑,
喉咙里发出“啊啊”的含混声,
女人则把塑料袋往我手里塞,
反复比划“12”的手势,
意思是他们没有算错。
我没有就此算了,
反而继续和他们较真。
后来两人对视一眼,
可能觉得我不好骗,
这才承认自己“算错了”,
又把多收的钱退给我。
但我第二天再路过,
又看到他们用同样的手法
多收了一位老人的钱。
后来有顾客举报,
城管来了之后,
两人立刻用聋哑人身份自保,
比划着"听不懂""不会说",
围观者里有人叹气:
"算了,残疾人做点生意不容易。"
最后城管只能口头警告几句,
就这样不了了之。
像这样的情况,
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前段时间刷到一个残疾人直播间,
视频里,
骨瘦如柴的残疾人坐在轮椅上,
背景是破旧的砖瓦房,
不断重复着:
“买点花生帮帮我吧”,
屏幕也飘着“支持残疾人”的弹幕。
一位网友看他们生活不易,
就从他那买了花生。
可没想到的是,
250克的花生,
到手才174克。
打开发现里面,
还有一包重达115个的脱氧剂。
剩下的59克还是带壳花生,
并且颗颗干瘪发霉。
被骗的网友不止一个,
评论区里很多人血泪控诉:
“买过残疾人的蜂蜜,
半瓶都是水!”
“红枣干巴巴的一股霉味,
根本没法吃!”
许多残疾人深谙流量密码:
越惨越有理,
越弱越安全。
你质疑?
那你就是歧视残疾人;
你维权?
那你就是丧尽天良!
当善意被明码标价,
当同情成为收割工具,
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人,
终将因这些蛀虫而不被看见。
05
今天写这篇文章,
不是想一杆子打死所有残疾人。
而是觉得:
我们可以体谅命运的痛,
却不能纵容人性的恶。
前几天,
我刷到一段视频。
几个残疾人,
在凌晨的街头唱歌卖艺。
高音喇叭声音很大,
已经让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
居民报警后,
当时民警说的一番话,
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
“中国人祖上三代,
都是种田出来的。
没有谁生出来,
就比别人高低贵贱的。
你们有权利过好生活,
但是不能把好生活,
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你看那个卖茶叶蛋的阿婆
卖西瓜的大爷,
凌晨两三点钟,
谁不苦啊?”
是啊,
正如开头那个聋哑司机一样,
大家并没有因为
他是聋哑人就不坐他的车。
那个被偷拍的女孩,
甚至为聋哑司机多付10元打赏;
那个买豆角的老人,
也因为对方是聋哑人而多掏腰包;
公众的善意从未吝啬,
但善意的前提,
是彼此尊重。
你不能仗着大家的包容,
就得寸进尺。
更不能利用别人的同情,
就仗势欺人。
我们尊重的是,
靠自己双手送外卖的脑瘫女骑手,
是用脚打字写小说的残障作家,
是起早贪黑经营早餐店的聋哑夫妻。
他们让我们看见:
真正的体面不是消费同情,
而是用汗水兑换尊严。
我们的善意不该滋养那些,
把弱当作武器,
捅向善良的投机者。
我们的善意应该流向的
是那些在命运裂缝里,
也认真顽强活着的人。
“弱势”不应该成为横行霸道的挡箭牌,
真正的同情,
也绝非是对越界者的纵容。
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