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边州兴边富民促进局自4月11日起在5个县(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暨边境村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在系统谋划、多方联动、创新机制的有力推动下,我州768.5公里的边境线上,星罗棋布的边境村落正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嬗变,一个个传统村屯褪去旧
延边州兴边富民促进局自4月11日起在5个县(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暨边境村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在系统谋划、多方联动、创新机制的有力推动下,我州768.5公里的边境线上,星罗棋布的边境村落正经历着凤凰涅槃般的嬗变,一个个传统村屯褪去旧时裳,化身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现代田园,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边疆实践。
构建“三级联动”机制 凝聚共建共治合力
为进一步提升边境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州兴边富民促进局在5个边境县(市)、20个边境乡(镇)、98个边境村开展了“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暨边境村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形成“州统筹、县主抓、乡落实、村行动”的协同治理格局。
为让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州兴边富民促进局召开了“州——县(市)——乡”三级视频会议,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以“强宣传、重发动、清积存、增绿量”为主线的工作路径。明确任务分工后,珲春、安图、图们、龙井、和龙积极响应,实行“乡镇包村、干部包片、网格员包户”三级责任机制,并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专班,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动员,充分调动边境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村民群众等多方力量参与到活动中,采用“人工+机械”协同作业的方式形成“全域联动”格局,营造边境村人居环境整治共建氛围。
紧扣“生态宜居”目标 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活动中,5个边境县(市)聚焦边境村道路沿线、河道两岸、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关键区域,全面清理越冬垃圾、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确保“无死角、无盲区”,推动“清脏”向“治乱”拓展,“村内”向“村外”延伸,实现了村域环境从“面上整洁”向“全域美丽”的跨越升级。
组织村民对道路沿线乱堆乱放杂物集中进行清理,在原有整治基础上再发力、再推进。对标对表梳理短板弱项,因户施策,明确整改重点。针对家居环境重点整治户,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组织村民队伍“一对一”开展帮扶,清扫卫生、指导收纳、定时回访,确保不反弹,实现由“村村干净”向“户户干净”转变。
打破传统整治思维 兴边富民深化拓展
在大力开展村屯环境整治的同时,5个边境县(市)突破传统环境整治思维,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创造性转化为环境美化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民族团结等为主题,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墙体彩绘、文化长廊形式呈现,不仅提升了村屯“颜值”,也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趣味。
为了激发村民热情,引导村民维护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各边境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村民微信群、入户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让政策和理念入心入脑。同时,积极开展“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广泛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卫生,保持庭院清洁干净,引导村民参与道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村民从“旁观者”向“主人翁”的角色转变,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浓厚氛围。
州兴边富民促进局副局长卢平文表示,在为期1个月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暨边境村春季环境卫生整治月”活动中,我州累计动员8500余人次参与活动,出动清运车辆437台(次)、清理垃圾1800余吨、播撒花籽1000余斤、栽植树苗3300余株。“下一步,州兴边富民促进局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对边境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促指导力度,持续改善边境村人居环境。”卢平文说道。
来源:延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