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校园开放日活动。
5月11日,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校园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面向公众设置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普及、佳片展播及互动体验3大类40余种科普和体验项目。
还特别邀请中国救援队、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昌平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等实战单位现场示范讲解,通过面对面科普、沉浸式体验等方式,让市民群众零距离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防灾减灾技巧,提升安全隐患排查能力。
活动吸引了驻京单位、驻地广大群众和学院师生家属两万余人参加。
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普及
在科普宣教区域,学院区分地震、山岳、水域、城市火灾、森林火灾、应急救护等设置模拟实战场景,辅以专业系统讲解,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市民群众营造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
防灾减灾救灾先进技术展示区域
在防灾减灾救灾先进技术展示区域,110多家企业400余名代表携带10大类90余种2万多件套应急装备进行展示,灭火侦察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穿戴式外骨骼等一批高科技装备精彩亮相,引来众多观众驻足参观,亲眼目睹科技创新助力应急救援的最新成果。
防灾减灾救灾互动体验
消防救援互动体验区域被市民群众热捧。当日,33种精心安排的互动体验项目沉浸感直接“拉满”,体验过程更是充满惊喜和乐趣。“零距离、沉浸式”成为大家口中的高频词汇。
地震救援互动区域
前来体验的市民群众被穿戴的专业装具闷得汗流不止,瞬间袭来的失重感更是“雪上加霜”,加之空间狭小,逃生路线阻碍重重,在学习救援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亲身感受到救援人员的艰辛与不易。
山岳和水域救援互动区域
不仅有高空索降带来的惊险刺激,岸上抛绳包、高精度破拆、医疗救护、心肺复苏等项目也让现场参与者直呼“过瘾”。
森林火灾和城市火灾互动区域
电动车蓄电池穿刺“火花四溅”,保温材料和动火作业引燃险情模拟,灭火投弹、水泵水枪灭火、风力灭火等一系列模拟实战项目,让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偷偷“钻进”大脑的同时,也获得了直击感官的震撼体验。
无人机救援互动区域
让参与者利用AR/VR等现代化设备,在现实与仿真虚拟中自由穿梭,不仅是科技秀场,更是一个“AI+教育+实战”的综合体现,让科技变得更有温度、更具现实意义。
趣味体验项目
昌平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设置“风机大挑战”、“谁是神枪手”和应急知识大挑战等趣味体验项目,将消防救援知识传播融入多样化游戏活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
应急食品体验模块
此外互动体验区还设置应急食品体验模块,为群众免费提供应急食品品尝,科学普及应急食品补给专业知识。
防灾减灾救灾佳片展播
活动既有互动体验“动”的实践,还安排了《极限守护》《惊天救援》《峰爆》等防灾减灾主题影片“静”的欣赏,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展现在灾难面前党始终坚持领导全国人民迎难而上、顽强斗争的精神,展现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成效,让大家对“中国式救援”“凡人英雄”等有更深刻的体会,同时向大家传递安全知识,提高了对各类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让市民群众在光影中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同时也增加对防灾减灾的思考。
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校园开放日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防灾减灾教育的脚步永不停歇。
希望更多人能积极投身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的行列,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排查身边隐患,提升应急能力。让“人人讲安全”成为共识,“个个会应急”成为习惯,用“小细节”筑牢“大防线”。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