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存在草稿箱里的文字,放着放着,再打开时就没有了续写的动力;放在购物车里的东西,放着放着,也会没有了购买的欲望。很多时候,当时当刻的冲动是需要即时满足的,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存在草稿箱里的文字,放着放着,再打开时就没有了续写的动力;放在购物车里的东西,放着放着,也会没有了购买的欲望。很多时候,当时当刻的冲动是需要即时满足的,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据说,创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瞬时冒出来的灵感,以及顺着灵感奔涌而出的意识流,它们往往是某种偶然的触发和内心深处的需求、欲望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表达动机。所以,创造来源于冲动。连马克思都说,创造的冲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特征,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动力。
当然,如果想让自己的冲动,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而能够回归理智,更有规划性和目标性,那么就需要放一放,冷一冷。就像油门起来后,再松下来放缓速度,看看周围的环境,想想去还是不去。
购物车里的东西放久了,有时候商家会显示已经失效了,有时候过段时间自己不需要了,就会删除掉。虽然商家会不希望看到,但对于买买买的我们来说,要想降低购物欲,却是不错的行为疗法。
所以,冲动这个东西是生命活着的激情。
西班牙精神病学家萨尔瓦多·蒙塔万方说:“人们通常认为冲动是负面的,其实冲动也是人们正常行为举止的一部分。当冲动的行为带来了好的结果时,人们便不再称之为冲动,取而代之的是赞扬的说法,比如‘反应迅速’、‘当机立断’等。”
冲动本身是内在欲望与动力的表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下,去处理冲动所带来的行为。比较方便让理智稍稍回来的办法就类似“加入购物车但不付款”,告诉自己“我要(买/骂/揍).......”,然后离开激发冲动的刺激源,慢慢地做几次深呼吸,做一些平时散心的时候喜欢做的事情。在此之后,再去想你需要如何对待那个刺激源。
来源:说娱聊情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