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边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变废为宝”的呢?5月11日上午,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黑麋峰大山深处的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环保“小卫士”——湖南师大滨江学校小学部2311班的学生们。他们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环保”探索之旅。
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讯(通讯员 李灿红 霍琼瑶)身边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变废为宝”的呢?5月11日上午,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黑麋峰大山深处的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环保“小卫士”——湖南师大滨江学校小学部2311班的学生们。他们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环保”探索之旅。
站在军信环保参观园区门前,“小卫士”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高耸的冷却塔、袅袅升起的白烟、鳞次栉比的厂房和整洁的园区,映衬着蓝天和青山,很难想象,这里聚集了全长沙市每天数万吨的生活垃圾,却完全没有任何异味,更没有垃圾成山的脏乱,而且还经过一段“奇妙的旅程”将其变成了电能、建筑材料等。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穿过2楼的展示长廊,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小卫士”们依次参观了中央控制室、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等设备设施,近距离了解了生活垃圾的回收、运输、发酵、焚烧、过滤等处理过程,以及垃圾焚烧发电的基本原理。透过厚厚的玻璃,“小卫士”们兴致很高地看着大型电子屏上,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断变化着垃圾处理的最新数据,还有不断变成发电量、环保材料等生产量的跳跃数字……在惊叹科技魅力的同时,也在重塑“小卫士”们对垃圾处理的认识。
为增强“小卫士”们的体验感,讲解员将学生带到6楼近距离观看“大型抓娃娃机”——那是一个可承受12吨重量的机械抓斗。透过玻璃幕墙,被戏称为“娃娃机”的巨大抓斗,轻松而有力地从垃圾池内抓起重达10吨左右的垃圾,再轻松放至垃圾添料口……很快,眼前的垃圾山就变小了很多。目睹了垃圾焚烧前的全部处理过程,“小卫士”们为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感到震撼!
在青少年科普教育展厅,军信环保的讲解员生动有趣地科普了垃圾危害、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环保知识,并组织了系列互动问答。小朋友们在讨论交流中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将在生活中做好垃圾的分类投放、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产生,努力做地球的“环保小卫士”。
据了解,军信环保黑麋峰垃圾焚烧发电厂,年上网电量高达14亿度,满足长沙市10%居民的家庭生活用电,每年能节约大约80万吨标准煤,实现年碳减排量约100万吨。通过此次研学,孩子们亲眼见证了垃圾“化腐朽为神奇”、变身为宝贵电力资源的奇妙之旅。
在“零距离”接触军信环保的过程中,“小卫士”们眼中始终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来自科技力量的震撼与敬畏,不仅极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绿色环保”的种子。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