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十胖九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7:18 1

摘要:打鼾,俗称打呼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俗话说“十胖九鼾”,肥胖与打呼噜确实存在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为17%,但在肥胖人群中,这一数字飙升至40%~70%。

主讲人: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副主任医师 陈彩凤

打鼾,俗称打呼噜,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俗话说“十胖九鼾”,肥胖与打呼噜确实存在密切的关系。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病率为17%,但在肥胖人群中,这一数字飙升至40%~70%。

人为什么会打鼾

正常情况下,气体在气道中的流动是悄无声息、顺畅无阻的。但部分人受到先天生理结构、身体精神状态、疾病等多因素影响,上气道(鼻咽喉腔)相较常人狭窄。在白天清醒状态时,咽喉部肌肉仿若训练有素的卫士,通过代偿性收缩,维持气道通畅。但进入睡眠后,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如同卸下盔甲的士兵,逐渐松弛下来,使得咽部、舌根或喉腔的狭窄状况进一步加剧。此时,原本平缓的气流被迫变得急促,使气道壁产生剧烈振动,从而发出鼾声。倘若病情严重,上气道完全阻塞,呼吸便会暂时停止,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般来说,肥胖、鼻咽喉上气道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遗传、吸烟、饮酒、疲劳等因素,都是引发呼噜、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风险的“潜在元凶”。

肥胖者更容易鼾声如雷

之所以会有“十胖九鼾”的现象,可能与脂肪堆积位置、生理结构、疾病因素等有关,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

喉部脂肪多。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身体各处都被脂肪“占领”,就连喉部也不例外。当喉部被脂肪层层包裹,气道变得狭窄,呼吸时气流通行不畅、严重受阻,就会出现较大的鼾声。

舌头肥大。肥胖人群的舌头往往也跟着“发福”,较为肥大。当进入睡眠状态,舌头向后滑动,可能会堵住部分呼吸道,导致呼吸受阻。

呼吸肌压力大。肥胖人群的胸腔与腹部,通常都堆积着厚厚的脂肪。控制呼吸的肌肉需要更努力,才能保证呼吸顺畅。这会使得呼吸时的压力增加,从而催生呼噜。

代谢综合征影响。代谢健康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相互影响。肥胖的人大多会有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等问题,而这些因素都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反之,患者睡眠期间频繁呼吸暂停、通气不足,造成机体间歇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进一步加重代谢紊乱。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形成恶性循环,互相影响。这类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上气道时而狭窄,时而完全阻塞,导致呼吸反复暂停,每一次暂停都伴随着一阵急促而响亮的呼噜声。机体会因此陷入缺氧的困境,不仅使人白天精神涣散,更会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重大疾病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猝死。

睡眠呼吸暂停要及时治疗

大部分肥胖且打鼾的人,都需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项全球性的调查结果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率由10年前的2%~4%上升到24%以上,影响全球近10亿人。其中,患病率最高的国家是中国,有1.76亿患者。目前,临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诊断。一是症状,患者通常有白天嗜睡、睡眠时严重打鼾和反复的呼吸暂停现象。二是体征,有上呼吸道结构异常。三是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及低通气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超过5。如果睡眠时频繁呼吸暂停,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减轻体重可显著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外,还要调整睡眠姿势,避免仰卧位,可改为侧卧位,以减少舌根后坠,保持气道通畅;减少酒精和烟草的使用,也可以帮助改善呼吸情况。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这是治疗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首选方法。通过睡眠时佩戴呼吸机来保持气道畅通,可使患者白天嗜睡状况得到改善,抑郁评分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口腔矫治器。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口腔矫治器调整下颌位置,牵拉舌根与咽后壁,扩大上气道,避免气道塌陷。

手术治疗。上气道结构异常者可通过手术矫正,如鼻中隔偏曲矫正、鼻腔扩容、扁桃体切除、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

对因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感冒等呼吸道疾病,会使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腔通道变窄,阻碍呼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大家应仔细寻找原因,及时到专科门诊排查治疗,有助于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