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家董事长刚立完“反对恶意竞争”的牌坊,转头公司的营销副总就赤膊上阵贴脸开大?5月10日晚,奇瑞营销副总姚飞(iD姚远方)公然在某产品群中辱骂友商新车为烂车,同时还说出了“二排挤的很”“音响烂”等恶意评价。
自家董事长刚立完“反对恶意竞争”的牌坊,转头公司的营销副总就赤膊上阵贴脸开大?5月10日晚,奇瑞营销副总姚飞(iD姚远方)公然在某产品群中辱骂友商新车为烂车,同时还说出了“二排挤的很”“音响烂”等恶意评价。
相关聊天记录被曝光后引发众多吉利车主不满,姚远方在直播过程中被网友在线教育要注重品牌影响。随后姚远方开始删群当鸵鸟,两耳不闻窗外事,截至撰稿前仍未做出相关回应。伴随着网友们的讨论,奇瑞的营销问题再次摆到了台前。
一直以来,奇瑞称自己是一个只懂搞技术的“理工男”,不会营销,因此销量不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不会营销,那营销部门还留着干嘛?奇瑞此前曾提出“产品是船,营销是帆”的理念,强调回归用户体验与产品力。通过高管公开演讲、技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反复传递“质优价廉的超值产品”这一品牌定位,塑造务实且秉持长期主义的品牌形象。例如,奇瑞品牌营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祁素彬多次引用用户复购率数据,佐证产品竞争力,并强化“不做一锤子买卖”的承诺。
说不会营销,完全是为营销失败找的接口。去年硬蹭“奔驰加塞,怒砸老奶奶机盖”这一波流量,又是送鲜花又是慰问,还给人颁个最佳车主奖,结果事情反转。奇瑞后续虽然立马删除慰问视频,但还是遭到了网友们的吐槽,伴随而来的还有“机盖一拳5200元”的梗。
不仅如此,奇瑞此前推出的“半价车”营销活动因中奖名额少而遭到消费者批评,被称为“天选之子”专享。这类活动要求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参与抽奖,但大多数参与者最终未能获得优惠,引发了“流量收割”效应。另外还有“按斤卖车”的噱头来蹭热度,实则车价未变仅换算单位,被批缺乏诚意。
根据热点来进行营销很合理,但要先甄别热点,过度依赖热点营销(如奔驰加塞事件)、噱头宣传(如半价车)而忽视用户真实需求,所带的苦果自然只有奇瑞自己咽下。那么,奇瑞什么时候换营销团队呢?毕竟,营销创新需以诚信为底线,用户信任一旦崩塌,想要补救可是很难的。
回到事件本身提到的质量这一核心话题,不可否认奇瑞这几年在技术层面有了一定进步,但质量问题有所保障吗?我们在DeepSeek上进行搜索发现,奇瑞汽车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车身锈蚀、电子系统异常、核心部件故障等。
我们在某汽车投诉网站也发现了不少关于奇瑞汽车变速箱、发动机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相关方面的投诉。其中最夸张的一次是,一位艾瑞泽8的车主,在2025年发动机故障三次,4S店工作人员还在和稀泥。
有问题并不是坏事,发现并改进问题这有助于品牌技术成长,也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若遇到问题就当鸵鸟,对消费者不管不顾那才是真的原地踏步。古语曰:“有错能改善莫大焉”
奇瑞应当正视消费者的反馈,将每一次投诉视为提升产品质量的契机。
另外,关于营销层面的问题,奇瑞真的需要换一个团队了,除了近期拉踩事件外,这位营销副总此前还公然辱骂消费者,其言行举止早已引发众怒。如此高管,如何能带领营销团队走向正确的道路?奇瑞作为一家有着多年历史的车企,应当明白,营销不仅仅是手段,更是品牌形象的体现。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应当懂得如何与消费者沟通,如何传递品牌价值,而不是通过辱骂、拉踩等低俗手段来吸引眼球。
此次事件,无疑给奇瑞的品牌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奇瑞应当借此机会,深刻反思自身的营销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同时,对于涉事高管,也应当给予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重新对奇瑞产生信任,推动品牌正向发展。
来源:长安汽车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