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海山地理位置特殊而重要,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了获鹿县一处军事要地。明嘉靖年间,海山南侧的山腰处,曾建有一个军事关口要地—海山墩(后演变为现在的石柏村一部分—原海山岭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兵站,并建有瞭望台,附近则是通往各地的海山岭大道。当时的海山墩用途主
一.军事要地海山岭
由于海山地理位置特殊而重要,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了获鹿县一处军事要地。明嘉靖年间,海山南侧的山腰处,曾建有一个军事关口要地—海山墩(后演变为现在的石柏村一部分—原海山岭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兵站,并建有瞭望台,附近则是通往各地的海山岭大道。当时的海山墩用途主要是:盘查过往行人有无违法行为;迎送从此处路过、休息的朝廷官员;负责为路过的骑兵传递有关信息。到了民国年间,山顶上战壕纵横交错,碉堡林立,晋奉双方军队多次在海山上交战,这里的居民深受其苦。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占领获鹿县后,在海山之巅建起一座三层钢筋炮楼,并在山上修筑了四通八达的战壕和碉堡(现在遗址尚存),派兵把守,扼制获鹿城。解放战争期间,海山又被国民党地方武装保警队控制,散兵流寇亦时常出没于海山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为歼灭盘踞在山上的日寇顽伪和国民党军,曾在这里展开多次殊死战斗。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第十六军驻扎于海山东南部大郭村一带,在石太铁路上沿途巡逻。我解放军民经常利用晚上时间骚扰破袭国民党军控制的石太铁路,并事先在海山上准备了大量山石木头。每当我军民夜间破袭铁路与敌人巡逻队相遇时,就往西北部的海山上撤退。敌人追至海山脚下时,山上的山石木头就会从天而降,打得敌人狼狈逃窜,并每次都缴获大量敌人的物资弹药。时间一长,敌十六军一提到海山就闻山丧胆,以为是海山显灵,再也不敢在海山之地与我军民交战了。1947年一二月间,我晋察冀人民解放军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准备拔掉盘踞在海山顶上的国民党据点,为解放获鹿城扫除外围障碍。2月份的一天晚上,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侦察小分队准备到海山上进行侦察敌情,在东马庄村进行短暂休息时,被敌人的探子事先侦知。敌军为此派出一个排30多人的兵力埋伏在海山东侧双疙瘩下的红土坡附近。当我侦察小分队到达红土坡时,与被埋伏在这里的敌人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最后,我侦察小分队队员与敌人同归于尽,无一生还。我部队首长闻听后异常愤怒。1947年4月10日晚上,解放军一个连的部队一举摧毁端掉了这个国民党把守的海山制高点,毙敌20余人,俘敌26人,为解放获鹿城扫除了障碍。4月15日,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多个方向向获鹿城发起攻击,首次解放获鹿城,后主动撤离。同年11月6日,获鹿全域解放,海山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海山所处的战略位置,海山附近驻军较多。1955年,人民解放军在海山东侧建起高庄营房,用于练兵,时间长达50余年。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在海山腹部开挖了一座三线国防工程,在高30余米的工程洞口上方镌刻了“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至今,一空军后勤大队扔驻扎在海山东侧,保卫着这座三线国防工程。与此同时,1970年初,在海山西侧山脚下,部队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军工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721工厂,场内楼房林立,机器轰鸣,一派壮观景色。1984年12月,获鹿县广播电视局(其前身是1974年5月成立的获鹿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在海山顶部距原海山龙堂旧址不远处建起一座电视发射塔,转播中央、省、市、县等广播电视节目。这些都充分表明,海山作为军事要地确实名不虚传。
二.海山附近的村落文化
海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优美的景色也影响到了附近村落文化的形成。海山的东面和东南面的南海山村和北海山村,村名因毗邻海山而得。根据海山村东出土的绳纹陶片、陶罐残片及碳化粉尘物推测,秦汉时期就有先民在海山东侧和东南侧生息,唐代已形成村落,后因战乱灾疫几经兴废。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迁居此地,分住古太平河两岸,逐渐形成村庄—海山村。后因人口增长及移民增多,以古太平河为界分设为两个村庄—居住南侧和居住北侧者分别称作南海山村和北海山村。现在,南海山村常住人口600余户,1900余人;北海山村常住人口260余户,900余人。
鹿泉石柏村全貌
在海山岭阳坡及附近,原有三个自然村:海山岭、小曹庄和东辛庄,它们分别于明朝末年、清康熙前期和清乾隆后期,由获鹿县城一些家族迁来此地居住,并逐渐形成三个小村落。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三个村庄合并为一个村—三合庄;1987年,东辛庄从中析出独立设村,海山岭和小曹庄合并为一个新的行政村—石柏村。“石柏”二字取自“雨过海山石柏现”这一景观,“石柏村”的名字仍然和海山密不可分。
海山西侧的5721工厂宿舍楼
位于海山北侧和西北侧的小毕村、大毕村,村名虽与海山没有关系,可村庄中流传的故事传说也与海山(凤凰山)紧密相关。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有人向朝廷奏报称: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这里的石邑县即过去的获鹿县。从远处看,海山确实像一只大凤凰,人们传说凤凰曾栖居于此山,凤凰每年下一个蛋,位于海山(凤凰山)尾部的小毕村就出一个大官,并一连出了6个举人、2个进士、秀才多人,如傅采、傅谦、王家相、傅淮,以及音乐家王介然等。后南蛮子发现金凤凰栖居于石邑县内海山上,就用香食作诱饵将凤凰引走。自此凤凰再也不下蛋,毕村也就不出人才了。当然,这个传说不足为信,如今的小毕村和大毕村照样人才辈出。但这也说明,大小毕村的文化也与海山密切相关。
来源:志书编写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