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5月24日至25日举行。为助力考生备考,湖南省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积极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考生送上“备考礼包”。
长沙市望城区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 通讯员 杨京媛 吴紫娟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2025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5月24日至25日举行。为助力考生备考,湖南省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积极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考生送上“备考礼包”。
以考促学 专业赋能
自2008年实施考试以来,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已成为衡量社工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目前,湖南累计有3.26万名持证社工扎根基层,在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心理健康等领域发挥专业效能。随着社会工作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省委社会工作部将“人才提质”列为今年的重要任务,推动形成考前培训体系。
4月14日至18日,常德市委社会工作部采取线下面授课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为1700余名考生组织专题辅导,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及真题精讲,帮助学员掌握应试技巧和工作能力。社区工作人员黄玲参训后深有感触地说:“老师讲的都是干货,指导性很强,今后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关爱社区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服务实践之中。”
“社工证不仅是职业通行证,更是打开群众心门的金钥匙。”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创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模式,5天培训吸引2000余人线上线下同步参与。省内知名社会工作专家将《社会工作实务》考点转化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调解”“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等案例,让学员直呼“听得懂、用得上”。
精准施策 破解难题
针对基层工作者“工学矛盾突出”,县市区邀请权威专家难等问题,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精准施策。
湘潭市利用周末时间举办公益培训,针对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及高级社会工作师3个层级,分班设置课程,精准满足不同层次学员需求。郴州市北湖区采取“直播授课+回看补学”模式,湘南学院教授团队通过“理论精讲+案例剖析+模拟测试”三维教学,为235名线下学员及线上考生定制备考方案。“白天忙社区事务,晚上看录播补课,手机刷题测试学习效果。”不少考生点赞这种“云端课堂”的灵活性。
永州市现有持证社工4126人,较2020年增长217%。针对高涨的报考热情、工学矛盾问题及县市区较难邀请高水平专家的实际情况,永州市特邀5位社会工作领域权威专家组成讲师团,采取“线上+线下”双轨教学模式为千余名报考者排忧解难。其中,线上直播平台覆盖全市13个县区,首日课程访问量突破1000人次。
今年3月以来,长沙市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开设线上辅导平台,采取由督导老师、班主任老师、助教老师共同跟进,微信群及时交流、小程序随时做题、重点内容思维导图每日提醒、线下培训录播长期回看等方式,为报考人员提供辅导,让无法参加线下培训的学员也能得到专业辅导。
因地制宜 注重实效
县域培训因地制宜,接地气、重实效。
汝城县将课堂设在县委党校,采用“串讲”的方式,聚焦《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实务》两大考试科目大纲,通过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应试技巧、考点精讲等方式,助力百名考生全面提升应试能力。
临湘市开展考前培训现场 通讯员 李智欣 摄
临湘市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授课,围绕考试大纲系统梳理高频考点和历年真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等形式帮助80名学员理清解题思路、掌握应试技巧。“这次培训针对性强,特别是案例分析环节,为我们解决日常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一名参训学员说。
长沙市天心区“政校社”协同培训机制成为考前辅导的亮点。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线上共学营,通过每日一练、每周模考、三次直播导学构建全程辅导体系,全区考生通过“线下集训+云端自习室”双轨学习。还坚持“学用结合”导向,在知识体系构建中融入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分析,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湖南湘江新区,413名考生通过社会组织的公益园直播间参与培训。该区持证社工已超180人,今年报考人数再创新高。“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到社区建设,我们筛选出历年通过率低的考点,邀请高校教师‘靶向攻坚’。”培训组织者介绍,针对《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难点,讲师用考生们熟悉的社区治理场景举例,帮助他们学懂、弄通。
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考前辅导,不仅帮助考生提升应试能力,更为推动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责编:王振亚
一审:王振亚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投诉直通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