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状腺癌,常常顶着 “温柔癌”“幸福癌” 这类名号。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癌症,治愈率更高,患者的生存率也高。也正因如此,在不少患者心中,它仿佛成了一种没什么威胁的病症,甚至有人觉得,哪怕不幸患上甲状腺癌,也无关紧要,从而对它缺乏应有的重视。
甲状腺癌,常常顶着 “温柔癌”“幸福癌” 这类名号。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癌症,治愈率更高,患者的生存率也高。也正因如此,在不少患者心中,它仿佛成了一种没什么威胁的病症,甚至有人觉得,哪怕不幸患上甲状腺癌,也无关紧要,从而对它缺乏应有的重视。
但问题来了,甲状腺癌真这么 “温柔”,不值得我们严肃对待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病例来看看甲状腺癌到底有多 “狡猾”!
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胰腺外科在《BMC Surgery》杂志上分享的一个罕见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例。
一位47岁的男性患者因持续两个月的轻微腹痛而入院。起初,他的诊断是“急性胰腺炎”,但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们意外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他的胰腺、肝脏和膈肌上均出现了不明肿块。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手术,他最终被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瘤。这一结果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通常不易发生远处转移,而转移至胰腺的情况更是罕见。
检查与诊断
患者的腹部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胰腺存在一个占位性病变,并伴有胰管扩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的轻微升高进一步提示了胰腺的问题。在随后的手术中,医生发现胰腺体和尾部有一个约4.0cm×3.0cm的硬块,同时膈肌和肝脏表面也发现了多个小肿块。最终,病理报告证实这些肿块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瘤。
为了彻底治疗,患者还接受了甲状腺超声检查和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乳头状癌。接着,他接受了甲状腺全切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双侧腮腺和颌下腺切除术。术后,他还进行了放射性碘131治疗,恢复良好,出院后持续口服优甲乐进行抑制治疗,至今生活逐渐趋于正常。
1、甲状腺癌的狡猾性
这个病例深刻地揭示了癌症的狡猾与多变。尽管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分化良好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远处转移并不常见,尤其是转移到胰腺这样的部位。
患者的首发症状仅为轻微腹痛,容易与急性胰腺炎混淆,往往使人忽视了潜在的严重病因。这提醒我们,在面对看似普通的症状时,务必要保持警惕,及时进行全面检查,适当的选择治疗,以免发生转移给健康带来大麻烦。
2、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
比较常规的就是开刀手术治疗,但是术后疤痕长、术后甲减,终身服药,切不干净易复发等问题成为了每一位乳头状癌患者必须面临的难题,随着微创消融技术的发展,对于满足消融要求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不开刀微创治疗了,而第一版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的发布,更是给每一位甲状腺疾病患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由中日友好医院介入医学科领衔的中国团队组织包括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等在内的国际专家在国际专业顶刊RADIOLOGY发布第一版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
这一共识突破了以往共识只推荐针对T1a期(肿瘤直径<1cm)乳头状癌热消融的局限,以国际专家共识的形式首次将T1b期(肿瘤直径<2cm)纳入热消融范围,首次将多发乳头状癌,被膜微侵犯乳头状癌,和峡部乳头状癌纳入热消融治疗范围,首次将热消融治疗置于与手术地位相同的首选治疗方法。
说大白话就是,有更多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可以选择超微创消融治疗了,这些患者可以免除手术之苦,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保留了甲状腺器官与功能,保护了生活质量。
结语
本文的病例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温柔癌”的真实面貌,也提醒我们,纵使是被称为“幸福癌”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仍然可能展现出难以预料的恶性转移。面对任何身体的异常信号,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早发现早治疗,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可以通过伤害更小的微创方法解决病灶,一拖再拖只会丧失对自己健康的主动权,不要等待只能选择大创口的开刀切除再追悔莫及。
来源:健康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