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项运动,猝死风险高!“黄金四分钟”很关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21:54 1

摘要:张志杰的情况更像是心源性猝死。根据我们的临床实际接诊情况来看,一般来说在打羽毛球、跑马拉松等剧烈运动时出现猝死,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诱因是低钾血症。

2025年5月8日

知名音乐人韩贤光

在上海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

心脏骤停送医抢救

5月12日

去年,

我国羽毛球单打运动员张志杰

在一场比赛中突然晕倒,

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年仅17岁。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王利宏表示

张志杰的情况更像是心源性猝死。根据我们的临床实际接诊情况来看,一般来说在打羽毛球、跑马拉松等剧烈运动时出现猝死,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诱因是低钾血症。

明明是强身健体的羽毛球运动,

为何会演变成令人痛心的猝死悲剧?

猝死

Q

分为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指的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这也是老百姓听到最多的一种猝死,约占猝死的70%;非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如,肺栓塞、哮喘等。

而在各类场景的猝死中,运动导致的猝死(运动性猝死)占了很大比例,运动性猝死多发生于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多数原因是心源性猝死。

剧烈运动中会大量出汗,

随着汗液的排出,

电解质大量丢失,

导致低钾、低镁的情况,

从而造成心脏电活动不稳定。

而此时,

人体交感神经本就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各项因素叠加,

意外可能就此发生。

这三类运动猝死风险高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运动性猝死发生比例最高的运动项目是跑步,占33.98%,其次是足球、篮球。

有研究指出,大部分案例(77%的人)发生运动猝死前几乎没有先兆症状。部分案例记录的先兆症状包括: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大声喘息或发出奇怪声音等。

掌握这些知识

把握急救“黄金四分钟”

01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如遇他人突然倒地,判断无呼吸、无意识后,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抓住“黄金4分钟”,抢救越及时,成功率越高。

02

AED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合心肺复苏术共同使用,可成倍提高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

AED如何使用?

开:打开AED的电源开关,仪器会发出语音指导后面操作。

贴: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右上胸壁(锁骨下方),一个放在左乳头外侧

插:将电极片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开始分析心律,需5秒~15秒。

电:如果机器建议除颤,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按下电极键。一次除颤后,应立即继续心肺复苏,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若分析不用除颤,则继续心肺复苏。

预防运动猝死

记住以下几点

一、运动前做好身体评估和准备

1. 无论多大年龄、无论什么运动,运动前都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评估。比如有心脏、血管相关疾病的人最好在规律运动前,或定期做心脏相关的检查,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2. 对于普通人而言,运动前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最好检查一下是否有潜在心血管疾病。此外,还要注意最近是否有感冒、熬夜、饮酒、疲劳等,最近是否有身体不舒服等。总之,不要贸然进行高强度、高对抗的运动。

3. 长时间不运动的人不要突然大量运动、不要高强度运动。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做好热身,同时不要在高温、极度寒冷的天气时运动。

二、运动中注意身体状态和补充

1. 运动过程中及时观察自己的心率,观察自己的感受,通过自身的反应确定运动量是不是适宜。对于从事高强度、高对抗运动的人,最好佩戴一块心率手表,或心率带,及时监测心率状态。

2. 运动中特别要注意不要脱水。运动过程中脱水、电解质流失是非常危险的,要及时补足充分的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夏天或出汗特别多的运动。

3. 在运动中出现身体不适、中暑、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停止、降低运动强度。

三、运动后要做好身体的恢复

1. 大量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或坐着。应该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时间,让身体逐渐从激烈的运动状态放松下来。

2. 运动后不要大口喝水、大量饮用冷饮或冲冷水澡等。这类寒凉的刺激都会影响心脏,甚至诱发运动猝死。

3. 运动后最好做一个冷身运动。人在剧烈运动后的突然停止,相当于“急刹车”,冷身运动能使快速的心跳减缓至安全水平。中高强度运动后的慢跑、快走、舒展放松等,这些运动可以维持促进血液的回流。

来源:海西晨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