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缅甸北部局势降温呼声渐起之际,曾参与和平谈判的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被曝利用停火窗口期加速军事布局。
德昂军紧急调兵,中缅边境局势升温!
停火协议名存实亡?德昂军拒撤战略要地 中缅边境局势再升温
在缅甸北部局势降温呼声渐起之际,曾参与和平谈判的德昂民族解放军(TNLA)被曝利用停火窗口期加速军事布局。
这支隶属于崩龙邦解放阵线(PSLF)的武装力量近期持续强化对缅国防军的攻势,其“以战养谈”策略引发外界对地区稳定及和谈进程的严重担忧。
5月4日记者会上,崩龙邦解放阵线承认正承受来自中国的斡旋压力。
尽管北京积极调停,德昂军仍坚持其军事诉求,拒绝放弃关键战略据点。
今年4月下旬在昆明举行的第七轮谈判中,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SAC)与崩龙邦解放阵线代表就瑙秋、皎梅、昔卜、抹谷和莫梅五个战略重镇的归属问题陷入僵局。
德昂军拒绝从上述缅军与多支抵抗力量交火期间夺取的要地撤离,也不同意退回宪法规定的南散、勐东自治区域。
这些争议地区承载重要战略与经济价值。
以宝石矿藏闻名的抹谷已成德昂军大本营,该组织在此深耕商业运营。
当地居民反映,德昂军正通过强制征税、经济管控等手段攫取利益,却未能提供有效治理与安全保障。
尽管双方约定8月重启谈判,但实地局势与外交表态背道而驰。
德昂军联合秘书长塔帕拉上校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除非革命斗争成功,否则不止这代人,子子孙孙都将承受战争创伤。”
这番表态被解读为拒绝接受中国调解的强硬信号。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缅甸2008年宪法,崩龙族仅获准在南散、勐东实施自治。
但德昂军利用缅军应对全国性动荡之机,将控制范围大幅扩张。
这种违反宪法的领土扩张不仅阻碍和平进程,更被批评加剧国家分裂。
面对德昂军的攻势,缅国防军已发出反击警告。
虽然为配合地震救援,军方将单边停火延长至5月底,但明确表示若民族武装继续破坏停火,必将采取军事行动。
军方指控德昂军表面支持和平,实则借天灾之机谋取战术优势。
中国因素在此轮冲突中尤为凸显。
崩龙邦解放阵线透露,中国政府持续要求在中缅边境、油气管道沿线及中资企业聚集区停止军事行动。
塔帕拉上校证实,中方不仅通过外交渠道施压,瑞丽市政府更发出正式信函警告,甚至采取关闭边境口岸等实质性措施。
自2024年6月以来,中缅联合封锁导致边境民众生计严重受损。
随着8月谈判临近,外交辞令与战场现实的分裂愈发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若德昂军坚持现有立场,可能重蹈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被迫撤军的覆辙。
但不同于以往的是,该组织强硬的地缘政治诉求恐使其陷入孤立——既无法在谈判桌上获得合法地位,又难保既得利益。
对缅甸而言,若各方不能真诚回归对话,国家分裂的伤口或将持续扩大,而平民百姓终将成为武装冲突、经济困顿与政治僵局的最大受害者。
来源:缅语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