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12,距汶川发生地震17年了,那些幸存者现在过的怎样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20:34 2

摘要:北川老县城遗址的断墙边,野蔷薇开得比往年更盛。穿红马甲的导游小王举着喇叭,声音突然低下去:"这里原本是新华书店,现在地下还埋着七千册没拆封的新书。"游客堆里有个戴渔夫帽的中年人摘下墨镜,露出眼角蜈蚣状的疤痕——他就是当年被压在水泥板下靠喝墨水熬过96小时的那个

北川老县城遗址的断墙边,野蔷薇开得比往年更盛。穿红马甲的导游小王举着喇叭,声音突然低下去:"这里原本是新华书店,现在地下还埋着七千册没拆封的新书。"游客堆里有个戴渔夫帽的中年人摘下墨镜,露出眼角蜈蚣状的疤痕——他就是当年被压在水泥板下靠喝墨水熬过96小时的那个语文老师。

走在映秀镇新修的主干道上,卖羌绣的阿婆会指着街角奶茶店的小伙说:"这娃儿当年从幼儿园废墟里挖出来时,手里还攥着半块饼干。"如今他研发的抗震建筑软件刚拿到风投,办公室墙上挂着泛黄的饼干包装纸,像某种隐秘的图腾。你看他给客人递奶茶时的稳当劲儿,谁能想到这双手十七年前抖得握不住铅笔?

都江堰的夜啤酒长廊里,总能看到个纹着青龙的厨师颠勺特别凶。老食客都知道,这汉子在地震时用菜刀劈开防盗网救出整栋楼的人,现在他炒的回锅肉里要放双倍蒜苗,"活着就得吃出个痛快"。倒是隔壁桌戴助听器的老太太吃得精细,她在地震中失去双亲后领养了三个孤儿,去年大女儿把第一笔工资换成助听器时,老太太抹着眼泪说:"这玩意儿比金镯子亮堂。"

青川山区的核桃林深处,总晃悠着个背画板的老头。他笔下永远在画同一扇窗户——那是他妻子消失前最后停留的教室窗口。去年有个美院学生发现,老头画框角落逐渐添上了牵牛花、小麻雀和穿校服的孩子,废墟正在变成花园。山脚下新校舍的防震演练哨声响起时,老头会放下画笔跟着孩子们一起跑,他说这叫"补课"。

成都的心理咨询室里,留着波波头的咨询师小林接过访客的茶杯总要转三圈。这位曾经的"可乐男孩"如今专攻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诊室永远备着罐装可乐,但从不主动递给来访者。"得等他们自己伸手要。"他说这话时摸了摸自己的假肢,金属关节在阳光下泛着暖调的光。

那些在抖音跳羌族舞的姑娘们,总把镜头对准绣着凤凰图案的腰带。仔细看会发现每件绣品的云纹里都藏着日期"2008.5.12",这不是行为艺术,是汶川绣娘们约定的秘密。她们最新的作品在巴黎时装周亮相时,模特走秀的背景音乐混入了当年救灾直升机的轰鸣声,看直播的老外不懂,弹幕里飘过密密麻麻的"记得"。

绵阳的夜市有个总穿戏服摆摊的汉子,他卖的川剧脸谱能讲出八百种方言。十七年前他埋在剧院废墟下时,靠模仿救援队员的口音保持清醒,现在听到东北话还会条件反射喊"这儿有人"。最近他开始教留守儿童学变脸,孩子们把防火知识编进戏词里,唱得比消防演习的警报还响。

在重建的汶川中学档案室,保存着二十本写满的"未来日记"。那是当年心理救援队发明的疗法,让孩子们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信。如今翻阅这些泛黄纸页,能看到歪歪扭扭的"想当医生"旁边,贴着哈佛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要修最结实的房子"那句后面,贴着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证书。最扎心的那页写着"希望妈妈回来",现在被主人改成了"带着妈妈的照片走遍世界",贴满六大洲的邮戳。

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旁,晨练的老人们发明了套新太极。起手式模仿救援队撬动钢管的姿势,云手时比划的是运送伤员的担架轨迹。收势后大伙儿总要拍拍身边年轻人的肩膀,这动作源自当年志愿者安抚受惊孩子的触感。穿运动服的男孩们不知道,自己T恤下的淤青早被这些目光轻柔地敷过一遍。

深夜的成都出租车司机爱聊个神秘乘客——后座总突然响起中年男人的声音:"师傅,绕道去趟虹口。"到了地方却只对着废墟遗址敬支烟。这些"幽灵乘客"在凌晨交接班时聚在面馆,就着红油抄手讲述十二年救过的人、送过的药、挖出的相册。他们管这叫"年报",比公司财务报告实在得多。

站在北川地震纪念馆的玻璃幕墙前,能看见扭曲的钢筋与崭新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重叠。穿校服的中学生把白菊换成太阳能小夜灯,他们说这样"既省电又长明"。远处传来推土机的轰鸣,这次是在建智慧防灾公园,设计师正是当年被困三天三夜的那个土木系学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淡定小乐z

相关推荐